现在的父母都太疼爱自己的孩子,一点点感冒就着急的不行。同事李老师的外甥就是得了点感冒,他的父母看孩子感冒了就带孩子去医院,希望孩子快点好起来。
医生看家长那么着急的样子就给孩子输液,希望孩子如父母期望的那样,感冒很快消除。
孩子刚去医院的时候,还和妈妈说,妈妈,我们看完病是不是可以回家了?明天我要上学!我输液的时候,妈妈,你给我买点好吃的东西哦!
然而,随着输液的进行,妈妈发现孩子昏昏欲睡!到后来,叫他都不答应了!
妈妈着急了,直觉告诉她,这个输液有问题!!
爸爸一看孩子这个情形,立刻跑到医生那里,见医生在写孩子的病历卡,就一把抢过来,冲医生叫喊道:孩子都不行了,还写个啥!!
人的生命力有时候是顽强的,但是,有时候却又是那么的脆弱!一个10岁的孩子,感冒输液,输液进行了短短3小时,孩子睡过去了,再也没有醒来!这对父母因为中年得子,太过疼爱,一点感冒就希望给孩子输液,结果,孩子没了!
这件事情,最终上了法院,鉴定为医疗事故,医院方赔偿了病人家属12万。
个人观点: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在中国早已被颠覆。在各方利益驱动下,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
很多人认为输液效果好,于是,不管什么病症,要求医生输液的病人家属很多。如今,在我国,输液已经达到了泛滥的程度。
美国国家药监局早在
2007年就曾发出警示,两岁以下的小孩,原则上不使用抗感冒药。至于通过输液治疗感冒,在美国更是难以想象。
我有一个朋友是药厂工作的,他告诉我,输液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比如,有些药制作过程中,有一种称为为“热源”的病毒,要在一定的高温,一定的湿度,一定的时间段里才能完全消除,但是,万一反应锅的外部控制有一点点纰漏,就会造成药物里这种病毒依然存在。而输液是药物直接从血液进入人体内的,不可预料的因素太多了!
输液问题引起国人强烈关注,是因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年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透露出来的几个数字: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称,将通过公立医院改革改善“输液过度”问题,被认为实际认可了“人均输液8瓶”的说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