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莫斯科察里津皇家庄园和二战胜利广场

标签:
转载 |
不错,占地一百多公顷的察里津皇家庄园,本来就不是为俄国百姓开放的。177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在这里建筑庄园,是因为第一次俄土战争的开战胜利给她带来喜悦。那时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比俄罗斯强大得多。俄国军队能重创土耳其支持的右岸乌克兰势力,实属不易。此战役的胜利,确保了左岸乌克兰与俄国的重新合并。从这一年起,俄土之间进行了10次残酷战争,其中7次是俄国挑起的。当1878年第10次俄土战争结束时,获胜的俄罗斯疆域大规模扩大:南部伸到黑海,西部推到普鲁特河,东部边界越过高加索山脉。百年俄土战争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俄国历代沙皇对领土的执着。为了领土扩张和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他们会不顾一切地通过战争获得。这也许是一些现代人赞扬的战斗民族的由来。
俄罗斯的春天来的慢,虽然已是四月中旬,高大的树木依然不见绿色。当我略感遗憾时,染着阳光的树林构图却又呈现另一种景观。树木骨骼般的褐色枝干,显得格外清晰。天空的蔚蓝填补了枝条间的空隙,竟然不比成荫的绿叶逊色。如此看来,大自然对春夏秋冬似乎没有厚此薄彼。不同季节自有不同美景,就看如何欣赏了。
走过精致的桥洞,前面出现了白石雕饰镶嵌红色砖墙的宫廷建筑,其崭新程度让我吃惊。这难道是饱含沧桑的历史建筑吗?不,二百多年前的建筑早就摧毁了。也许是不合意,叶卡捷琳娜二世看到建了十年的宫殿竟然大发雷霆,好端端的建筑就被拆除了。此后的新皇宫颇多周折,直至叶卡捷琳娜二世死去也没建成。如今的建筑群,是2008年为了纪念莫斯科建城860周年,按二百多年前拆除的宫殿新建的。建筑物的死去活来说明了世事难料。像叶卡捷琳娜二世之类的独-裁-者,是不能按正常思维来衡量的。
不管如何,一个说一不二的沙皇脑袋发热,毁掉壮观的宫廷建筑,相比还是小事。而战争狂人发起疯来,其破坏性就不可估量了。当希特勒向东西欧发动进攻时,死去的人便数以千万计。在莫斯科凯旋门附近,就有1995年建成的二战胜利广场。141.8米高的胜利纪念碑直指云天,象征着1418天的殊死奋战。在这场战争中,苏联牺牲了2700万人。苏联牺牲的人数之多,固然有希特勒的突然袭击,野蛮和凶残,也有内部的致命伤。正是斯-大林对希特勒抱有幻想,以为牺牲了波兰,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就可相安无事,可以观看西中欧的厮杀了,因而放松了应有防备。而其国内大规模的清-洗运动,铲除了实战经验丰富的众多将领和各级管理者,迫-害了上千万优秀人才,导致德国进攻时仓促应战,造成巨大牺牲。
胜利广场的阳光明媚。放眼望去,似乎一切都很美好。仿佛那场血肉横飞的大战,没有发生一样。曾经伴随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鲜血,已演变为历史教科书、军事评论和音像制品,散布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并催生量身打造的各种舆论。我想浩如烟海的二战史料,传递给后人的最重要信息,就是做好自己国家的事情,远比寄希望于各种势力的帮助,寄希望于敌人的失误来得重要。当一个国家政通人和,繁荣昌盛,内部没有专-制-腐-败,没有弱肉强食时,处于仰视的敌人是不敢蠢蠢欲动的。也唯有如此,强加在自己头上的战争不会轻易发生。
2016、4、13
站在入口处,就觉得察里津庄园不可小看了。彩色路面笔直地向前伸延,消失在远处的密林中。道路两旁,是泛绿的湖面。如此布局,预示着庄园的神秘部分,就在道路深处。也许在漫长的岁月中,未能踏进庄园一步的俄国百姓,就只能对着两湖中的道路发挥想象力了。
占地一百多公顷的察里津皇家庄园,本来就不是为俄国百姓开放的。177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在这里建筑庄园,是因为第一次俄土战争的开战胜利给她带来喜悦。那时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比俄罗斯强大得多。俄国军队能重创土耳其支持的右岸乌克兰势力,实属不易。此战役的胜利,确保了左岸乌克兰与俄国的重新合并。
百年俄土战争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俄国历代沙皇对领土的执着。为了领土扩张和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他们会不顾一切地通过战争获得。这也许是一些现代人赞扬的战斗民族的由来。
俄罗斯的春天来的慢,虽然已是四月底,高大的树木依然不见绿色。当我略感遗憾时,染着阳光的树林构图却又呈现另一种景观。褐色枝干如同树木骨骼,显得格外清晰。天空的蔚蓝填补了枝条间的空隙,竟然不比成荫的绿叶逊色。如此看来,大自然对春夏秋冬似乎没有厚此薄彼。不同季节自有不同美景,就看如何欣赏了。
走过精致的桥洞,前面出现了白石雕饰镶嵌红色砖墙的宫廷建筑,其崭新程度让我吃惊。这难道是饱含沧桑的历史建筑吗?
如今的建筑群,是2008年为了纪念莫斯科建城860周年,按二百多年前拆除的宫殿新建的。建筑物的死去活来说明了世事难料。像叶卡捷琳娜二世之类的独-裁-者,是不能按正常思维来衡量的。
在莫斯科凯旋门附近,就有1995年建成的二战胜利纪念广场。141.8米高的大胜利纪念碑直指云天,象征着1418天的殊死奋战。
在这场战争中,苏联牺牲了2700万人。苏联牺牲的人数之多,固然有希特勒的突然袭击,野蛮和凶残,也有内部的致命伤。
正是斯-大林对希特勒抱有幻想,以为牺牲了波兰,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就可相安无事,可以观看西中欧的厮杀了,因而放松了应有防备。而其国内大规模的清-洗运动,铲除了实战经验丰富的众多将领和各级管理者,迫-害了上千万优秀人才,导致德国进攻时仓促应战,造成巨大牺牲。
胜利广场的阳光明媚,放眼望去,似乎一切都很美好。仿佛那场血肉横飞的大战,没有发生一样。
曾经伴随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鲜血,已演变为历史教科书、军事评论和音像制品,散布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并催生量身打造的各种舆论。
我想浩如烟海的二战史料,传递给后人的最重要信息,就是做好自己国家的事情,远比寄希望于各种势力的帮助,寄希望于敌人的失误来得重要。
当一个国家政通人和,繁荣昌盛,内部没有专-制-腐-败,没有弱肉强食时,处于仰视的敌人是不敢蠢蠢欲动的。也唯有如此,强加在自己头上的战争不会轻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