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刘福新老师(上)

(2010-04-04 17:26:05)
标签:

良师诤友

刘福新

情感

分类: 随笔

                          和刘福新老师(上篇)

                     文/超凡

 

     4月2日那晚,回家来已是很晚。按照惯例,或者是习惯吧,我还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进入了我的私人空间——新浪博客。我进博客的首选便是阅读“消息”,这里记载着最新的纸条、博客评论、回复以及留言。而看这些内容的首选便是看博客评论。

    前不久,由于身体的欠佳,一直没有心绪去写文章。就是在这样烦乱的心绪里,我写了一篇《清明节前感怀》,并胡乱填了首“忆秦娥·清明思”,作为当时那种心境的寄托。记得当时没认真研究词牌,只是找到了“忆秦娥”词牌,便随意填了上去。随后只是稍加做了修改,就发到了博客上。至于词牌格律的要求,以及平仄声调的运用,全然没顾。可以说,这是我很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当我打开那篇文章,刘福新老师的评论一下子便跃入眼帘:

    “从意境上说,有些凄凉,但也符合妹子此时此刻的心绪;从格谱上讲,基本是可以的,但有几个字明显出律了。譬如,第二句“蒿草萧瑟无语泣”里的“草”字,是一个“仄声字”。从今之汉语拼音里说,它是个“上声字”,也就是“第三声”,属于仄声;再从古代诗词声韵来讲,它也是一个“仄声字”,具体来讲属于“上声”中的“十九皓”,“十九皓”里还有“宝、早、老、脑、扫、岛、嫂、保、讨、稿、倒、祷、考、堡、颢”等等。如果你用“新声韵”的话,就不用管旧时的声韵,只要符合现代拼音就行。现代拼音的声韵很好理解,阴平(汉语拼音的一声)、阳平(汉语拼音的二声)是为“平声字”。上声(汉语拼音的三声)、去声(汉语拼音的四声)属于“仄声字”。如果拿不准,最好翻开字典查一查。我就是经常查字典,查多了,也就熟悉了。
    所以这个“草”字必须改,改一个什么字呢?或者改一个,或者改两个。我的意思就改为“荆蒿”吧,这两个字都是平声,是“荆棘蒿草”的意思,很切合你塑造的意境。
    再就是,下半阕倒数第二句“天上人间”,这一句的“格谱”是“中平中仄”,这么宽容的声律,不该出律呀?我这里标的“中”按宽泛讲,是“可平可仄”的意思,但按照严格意义来说,第一个“中”最好用个“仄声字”,第二个“中”最好用个“平声字”,但是这里边最要紧的是第二字必须用“平”,第四字必须用“仄”。可是你却都错了。
    我的意思就是将您的这一句一颠倒就可以了,也就是将“天上人间”改为“人间天上”,不是都解决了吗?
    还有一处,我不细讲了。

附您的原词:

忆秦娥·清明思

春风祭,蒿草萧瑟无语泣。
无语泣,阴阳两界,情缘难续。

冢前独坐梳追忆,南鸿北雁清明聚。
清明聚,天上人间,泪生双翼。

附修改的词:
忆秦娥·清明思

春风祭,荆蒿萧瑟无语泣。
无语泣,阴阳两界,情缘难续。

冢前独坐梳追忆,南鸿北雁清明聚。
清明聚,人间天上,泪生双翼。

 

    看着这情真意切的点评,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两种情感在我的身体里一直碰撞着,交融着,这就是“感动”和“汗颜”。没想到刘福新老师在百忙中,能够认真来读我这篇文章,并且那么耐心细致地给我逐一分析这首词的不当和错误之处。

    我反复看着刘老师的留言,就感觉刘老师在我的对面,一副慈祥而又严肃的表情,他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真诚的。我落泪了,真的,我落泪了。并不是因为我太爱伤感的缘故,而是被刘老师的真诚所感动。我的一生中,有过好多的老师,他们传授了我知识,教我如何做人,但是没有一位老师这样的认真点评过我写出来的东西。记得在08年的教师节,我曾经写过一篇《天堂里的老师,您好吗?》,那是怀念我的一位逝去的老师——田占存老师,是田老师发现了我写作的所谓天赋吧,然后让我批改所有初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并承办板报栏,他给了我锻炼的机会,也给了我自信,但是,他走了,永远地走了,我的心中的最最好的老师没有了。没想到,在这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里,有一位这样好的老师在向我走来,我怎不激动?让我汗颜的是,我这篇不负责任的作品,竟然耗费着刘老师的精力和时间。当刘老师说到:“再就是,下半阕倒数第二句‘天上人间’,这一句的‘格谱’是‘中平中仄’,这么宽容的声律,不该出律呀?我这里标的‘中’按宽泛讲,是‘可平可仄’的意思,但按照严格意义来说,第一个‘中’最好用个‘仄声字’,第二个‘中’最好用个‘平声字’,但是这里边最要紧的是第二字必须用‘平’,第四字必须用‘仄’。可是你却都错了。”,我真的是无地自容了。刘老师不愧为师,有着宽容的胸怀。看到这样拙劣的作品,老师没有拂袖而去,而是一一修改,并且还要注明这样修改的理由。“所以这个‘草’字必须改,改一个什么字呢?或者改一个,或者改两个。我的意思就改为‘荆蒿’吧,这两个字都是平声,是‘荆棘蒿草’的意思,很切合你塑造的意境。”“我的意思就是将您的这一句一颠倒就可以了,也就是将‘天上人间’改为‘人间天上’,不是都解决了吗?”能够遇到这样的老师,让人怎不感动?怎不认真做人做事?从刘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就是做人要真诚,做事要负责任,做学问要严肃认真,做到精益求精。

    刘福新老师擅于教法,擅于循循善诱。老师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还有一处,我不细讲了。”——我知道这句话的份量。这是老师给我留下的作业,是人生的作业。老师在看我的学习态度,在看我做人的态度。这几天,为着这个作业,我一直在苦索。我重新查阅了有关词牌方面的资料,也着重查阅了有关“忆秦娥”方面的资料。老师婉转地说我的文章里还有一处,实际上是多处。如果真正地做起学问来,我的那首词简直没有词语可以形容它“滥”的程度。不但格律不对,而且用来表达意境的词汇非常牵强。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学问,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写文章,不是心情的随意宣泄,而是为人们提供一份精神食粮,要保质保量。

 

    这几天,我做的另一份工作就是寻找刘福新老师在我博客里的足迹。认识刘福新老师在博文中,感受刘福新老师也是在博文中。那些足迹,便是最好的印证。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