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线】成都十二中运动会入场式,是雷人还是进步?
By:醋熘班主任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图为重庆大学运动会上运动员以阿凡达的造型入场)
最近的微博上,关于成都十二中运动会雷人入场式的报导,一时炒得火热,网友褒贬不一。
事情是这样的,新浪微博上某网友爆料了一组照片,内容是关于成都十二中运动会的入场式上中学生们各种新奇的打扮的报导,如下图:
网友主要的意见是“雷人”,有的说:这把运动会的入场式搞得跟Cosplay似的,不伦不类;有的说:高中生就要有高中生的样子,穿成这样,又是黑丝又是职装,又是和服,又是婚纱,又是文革军装,是不折不扣的伤风败俗;还有专家说,这是一种病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笔者认为,这却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从大里说,西方国家有盛装游行,万圣节时,大家张扬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压力,没别的,就是图一乐儿;从小里说,大家就只需要看看孩子们的表情,一些一本正经,一些喜笑颜开,总之,大家都非常享受这场秀;从深层次里看,中国的中学生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人,这一点大多数人应该同意吧(谁不同意,让他读上三年高三试试),如果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压抑的情绪时不时地释放一下,如同洪水袭来,适当泄洪,可以保住大堤,此种方式利用得当,恐怕泄出的不仅是洪水,还会有更多的创造力和上进心。
中学生应该是个什么范?前几天,爆出的《高三style》用一种很搞笑的方式宣泄了高三学生压抑的心情,学生就是应该有一种朝气蓬勃的范儿,有种“人不风流枉少年”的精神,“躲入小楼成一统”,固然值得向往,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像是高考流水线上的零件、水泥预制件厂里的板砖一样,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从这种意义上说,成都十二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叶圣陶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公,才认识到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那些冷眼相对、讥笑嘲讽的人能保证这群学生中将来不会出现一两个设计师、大导演或大明星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