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少串糖葫芦才算幸福?

标签:
醋熘班主任幸福糖葫芦马斯洛需要毕淑敏幸福密码学着爱孩子情感 |
分类: 读书·语丝·游记 |
读书·语丝-17:
吃多少串糖葫芦才算幸福?
毕淑敏说,最好的一种类型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幸福的包子型,我们的皮是很松软的,做一些事情是很有兴致会有快乐的,其实当中还有一个更好的馅在等着我们,内心会获得更大的幸福。”
如果幸福就只停留在吃几串糖葫芦上,这种幸福是低层次的,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但也是最难满足的。因为,吃完了糖葫芦之后,还会想吃饺子,吃了饺子又会想吃比萨饼,如此下去,不一而足,永远无法幸福。
所以,女儿的回答是对的,想幸福关键不是知道得到了什么,而要知道我们需要失去什么,比如:我们失去了胡吃海塞的欲望,就得到了适度的满足;失去了勾心斗角踩着别人往上爬的欲望,就会得到心灵的安宁,我想这也许就是马斯洛所说的“高级需要”。
“需要的层次越高,心理治疗就越容易,而且越有效,而在最低的需要层次上,心理治疗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例如心理治疗不能止住饥饿。”--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116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饥饿问题解决之后,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我们也就幸福了,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做一个“皮松馅美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