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 头(文图)

标签:
洞头海霞望海楼王剑冰海岛女民兵 |
分类: 散文 |
洞
王剑冰
洞
雀麦草、芙蓉菊、笑靥花将路旁连成了一道喧闹的艳丽,露珠的闪耀中,一个女子从山脚升上来,继而一个个女子从山脚升上来,阳光透描出她们的飒爽英姿。《海霞》电影尚在童年的记忆里,原不知道,海岛女民兵的故事,竟是出自洞头。叫月兰的连长姑娘,现在已经成了七十岁的老人,队列里是月兰的孙女。海防前沿的洞头少女,依然以成为女民兵的一员为荣。这是一个有着真本事的集体,经常在各项比武中夺冠,月兰的孙女就是射击能手。
一个红衣小女倚在门口,闪着汪汪无邪的眼睛望着来人。想起那群女民兵,感觉这是又一个未来的小海霞。小海霞身后是个小店,里面正传出那首《海霞》插曲:高山下哎,悬崖旁哎,风卷大海起波澜,渔家姑娘在海边,练呀么练刀枪……
休渔期,渔民还是起得很早,在海边忙碌。晒紫菜的圆萝,好大一片地晒在滩头,远远看,像成批的太阳能光板。潮水退去,露出阔大的滩涂,渔民们单腿划着泥涂船,像梭子穿梭在黑亮的绸缎间。浅海地带,被一些渔网扎成了块状的篱笆,篱笆使阳光有了一种网格的特性。几个汉子在将渔船架在火上烘烤,而后上漆。快出海了,深海的味道在他们的心里闹腾。
一色的石头房,高低错落茌山凹里。有些房子已经很老,依然挺立着岁月。房上盖的不是石片而是瓦,岛上的人对瓦似乎有着格外的亲近感,为防止海风侵扰,他们在瓦上压石头,密密匝匝的石头成了另一种装饰。有人在旁边起新居,身影一起一落。
在东岙渔村的沙滩,三个驴友钻出帐篷,听了一夜涛声,他们兴奋地冲着海发出一连串的喊。喊被海送了回来,在港湾里绕来绕去。好大一只螃蟹从沙堆里钻出,喊使它较早结束了一场幽会。
立松说,你来的时间短,大瞿岛有郑成功的练兵场,龟岩峰有宁海禅寺,双峰岛、北摆岛是有名的鸟岛,还有竹屿岛、观朝山都是好景致,要坐船去的。下次再来吧。海岛人真会留悬念。
黄昏的时候登上望海楼,那般雄伟的望海楼,抬高了洞头的海拔。上到最高处,眼前一派开阔,整个洞头尽收眼底,那是一幅全景山水图。
你没有见过这样的海景,太阳在这边下沉,飞溅的红光悠远凝重,月亮在那边上升,飘萦的紫霞古雅清新,恍惚间分辨不出,哪个是要落的,哪个是刚起的。海在展现它们的同时,也展现了海的博大。由此我知晓了古人为什么要修此楼,因为它构成了天下少见的奇观。难怪他们敢说,“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岳阳楼、黄鹤楼只能望江,即使有叫此名的,也是一面望海。惟洞头望海楼,可四面观波、八方听涛。几经沧桑的望海楼最早建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秦始皇那时还没有这搂,所以他看不到真正的海。
月亮升高了,在岛上看月感觉更近更清。能看到台湾的半屏山吗?耳边听到邱先生吟诵的诗句:好屏半在洞头县,残壁一遗台岛滨。欲唤归来犹隔海,倘为离去若亡唇。两边相望茫茫水,何日才逢璧合辰?我的心里起了一股暖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啊!
月的周围云波涌动,接天连海,而海里也有一个月,望着的时候,闹不清哪个是真正的月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