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斗鸡成了一种遗产

(2013-08-02 21:48:27)
标签:

斗鸡

开封

遗产

清明上河园

王剑冰

分类: 散文

斗鸡成了一种遗产

 

王剑冰

 

我看到了

一只鸡低着高贵的脑袋,向另一只同类认输。它若有再不认输的举动,就会迎来更加惨烈的结果。

其实它立时就被抱走了,剩下那位胜利者接受庆祝的掌声。胜利者顶着一头血腥,呆呆地站在那里,并不是像胜利的拳王一般环绕一周,显出某种自豪和逊。它的胜利的艰难在滴血的冠子上而刚才的失败者更是鲜血淋漓。

    鸡们或许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争斗,是为了一口美食?还是一个美女?而非要拼得你死我活?可是,不拼得你死我活人会愿意吗?鸡想到这里也就只好想通,交一只血脑袋出去,换回一场慨叹和怜惜。不过,鸡的主人还是会心疼的,我曾经见过主人抱着斗败的鸡,用嘴心疼地亲着还在滴血的头和脖子,那血沾得嘴边都是。

在清园里看到的这场斗鸡,同年前的北宋没有什么两样。鸡的祖宗和人的先辈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样子,这么个阵势,只不过哪一个专场中,会有皇帝老儿及其后宫佳丽也未可知。那喊声和笑声里听不出什么不同。

人到了闲无事的时候,总是会想出一些事情来的,比如让两两头猪两只狗相斗,让两条虫两只蛐蛐相搏,再不然拿两根草分个胜负反正人不能闲,一闲就闲出事来。

大宋的充裕时光一度把人都弄闲了,酒楼妓馆增多了,勾栏瓦肆成片了,花鸟虫鱼成堆了。这或也是苏轼说的那种闲来无事的乐子吧?其实全世界都一样,于是就有了斗鸡跑马之类。

斗鸡这个品种算是鸡的另类,它比一般的鸡骨骼发达,高大威猛,雄健非凡,它坚锋头颈昂起就像一支箭,时刻瞪着一双虎气昂昂的鸡眼,一看就不是瓤茬。人见了都退避三舍,别说鸡见了。

所谓斗鸡相见,分外眼红。那都是被人调教的。人对鸡不教好事,使出各种招数恨不把自己的恶狠都安在鸡身上。主人也舍得下本,给鸡吃喝都不赖,甚至主人不吃也要让鸡吃好。鸡也知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每次都以战死沙场的姿态出征上阵。

所以当鸡战得气息奄奄的一刻,主人比鸡还疼,泪流在脸上,血流在心里,甚至会抱着那鸡大哭一鸡呢,到了这份上,也就觉得值了。唉,斗鸡,莫不是在斗人?你看战时那人一个个眼睛瞪的,卵一般的易碎,心没在胸腔里搁着,都在外边跳着,口张得已经闭不回去这个候你别看鸡,你看人,那可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鸡样。

    开封人爱斗鸡,已成为传统,这使得我们能在今天看到大宋时期的景象,现在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开封人喜养花鸟虫鱼,那是一个盛世王朝的遗风。我曾在一条条街巷中行走,会不经意间看到小家小户中斗鸡的身影,而且在湖堤水岸,常有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开展一次友谊斗鸡活动。斗鸡在开封比在他处,更具有生活意味,历史意味,文化意味。

     还是回到清园的现场。

     第一回合的时候,失败者以小击获胜使得那些手里攒着它的注号的人们格外疯狂,掌声欢呼声四海雷动。谁想第二轮发生逆转,它自以为已经占了上风,可以雄视对方了,一开始便主动出击,要给对方来个下马威,却被对手几次躲过这使得它三板斧过去,体力大降,冲劲锐减。对手却是以静制动,后来发力,击其于不利,几口下去,即见分晓。第三回是决胜局,两位都有疲惫之态,就有人用水喷,使它们振奋精神坚持最后一搏,这一搏可真的是豁出去了,直打得风烟滚滚,杀气威威。场子也乱了,看台上群情激奋,叫嚣连天,一个个血压高涨,呼吸停滞。

押宝押赢了的人们比斗胜的鸡还兴奋,他们代替鸡奔走相告,弹冠相庆,有的掏出了手机,要把这喜迅传遍大江南北。真好似他们自己上了一次战场。战场上,最后的搏击过后,彩色的毛发尚在不屈飞舞,迟迟不肯像血一样猝然落地。   

    出来看到斗技场的一副对联:功成昂大羽,败北抖雄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