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评论王剑冰客家甲骨商都蔡丽双靖华文化香港福建教师华山西子 |
分类: 评论 |
《读写导航》序
王剑冰
闲着的时候,我总爱想一些事情。比如小屯那么个地方,原本就是些黄土桑田,农家人在上边劳作,怎么就捡出些骨骨片片,以致于生出一个殷墟的大场面?这或可是有脉象的。袁世凯就看准了这脉象,要把自己的灵魂归入到洹河之畔,而多少年前,曹操也选定了这块地方。从这个商代的都城辐射开去,郑州、洛阳、开封,一片片锦绣繁华相映。即使再有多少年过去,这样的文明的传承仍会熠熠闪光。我说这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文化的传承是有气场的,再就是每个事物或许有不可预知的能量。
我看到靖华联合了好多位有资历有能力的教师骨干来做参谋和评点,选用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是公众认知的脍炙人口的。这里边有关于生活的生命的解读与阐释,有关于知识的历史的思考与发掘,有关于思想的哲理的认识与解说,有关于自然的唯美的赞赏与抒情,可谓华山之峰,错落有致,西子之水,浓淡相宜。
更主要的,是书中选用了多篇蔡丽双的雅文小品。蔡丽双是我喜欢的一位香港的出色的女作家,她才俊双兼,聪敏多艺,很早就在文坛上赢得大名。光我喜欢是不算数的,她拥有着众多的读者和喜爱者,她出版了等身于己的著作,获得过不可点数的各种奖项。而且她又是那样一位热爱文学事业的人,尤其关心和注重青少年的成长。她曾经推举过大学以及中学的文学赛事,由此掀动了校园文学的热潮,受到了中国作协以及文化部等相关部门的好评,一时间,竟成为一个“蔡丽双现象”。学子们由对蔡丽双的好感,上升为对她的信任与崇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契合点,生命的共鸣。
因此说这部书的选编是认真的、精心的又是及时的。
我的思想又开始神游,还是沿着小屯的那个商都,然后中原,然后福建(那是蔡丽双的故乡),然后香港。这或许就是有些中原人变成客家人的一条行迹;按照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渊源蔓延的一条紧密相连永不散逸的脉络。中国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就是因这样的传承而生生不息。由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读写导航》与小屯的那片甲骨,是通连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