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璞散文集《生活的缝隙》序
(2009-11-03 06:24:00)
标签:
文字王剑冰生活作家女人平顶山山水文化大学生郑州石人山散文 |
分类: 评论 |
敏捷与睿智
——孟玉璞散文集《生活的缝隙》序
王剑冰
说着的时候,茶就凉了,一些时辰慢慢过去。倒是老熟人一般。人走了,书稿厚厚的还在手心里热着。就像刚才的那些话。翻着看,那些话都在里边,就是那种纯粹,那种热情。就一篇篇看下去,把那些没有聊完的接着聊。
书名叫《生活的缝隙》,玉璞却不是在生活的缝隙中挣扎,而是在生活的缝隙里间作,垅垅青翠,行行茁壮,不管是一苗一禾还是一木一竹,都展现出乐观豁达充实向善的心性,于是成就了洋洋洒洒的一部纷繁多彩的风情画。丰富细微的有《看到了月亮的另一半脸》、《亮着的舞台熄灭了灯》、《女人的喜糖》、《一棵不想长在菜畦里的菜》、《不修那只坏表》、《鼓声里的秧歌》;抒写宏阔的有《牡丹与中国人的审美》、《无奈》、《安详》、《说“中“的河南人》、《味道》、《失土的城市》、《意义》。细微的就像湖里的水,滋滋润润地将浸着的每一个山头都染绿;宏阔的让那山势高耸,阳光普照,远远近近透视成一派风光。那都是生活啊,我经历或遇见或没经历没遇见过的生活,远远近近地打闪一样的闪,后面跟着是雷声。
何况还有山水一般的文字呢:“树的叶子在太阳光里抖动着,一闪一闪地抖动着,像是无数个晃动着的小手,它们是欣喜还是忧虑呢,日子过得这么快,摇过去这一掌这一掌就没了,明天又会是怎么样呢?问多了,索性不问了,神经质地摇得更欢了……”(《让自已坐一会儿》)拟人的手法使文字鲜活。“乡村的炊烟是柴草的魂魄,从农家柴房的缝儿里钻出来,从高高的泥糊的烟囱里冒出来,从房前屋后的树间绕过来,倚在自家院里的枣树上静静养神,或爬上屋顶翘首那家的炊烟,或隔了墙和那家的炊烟有一拖儿没一搭儿地拉呱,实在不过瘾,就串门儿过去拉……”(《城市的炊烟》)描写灵动而形象。
玉璞不仅在文字运用上见长,还会在内质上用功,显见出敏锐与睿智,如她写《无奈》:“无奈看似是一个人最无力之时,也是一个人最智慧之处,无奈让人退一步天高地阔。无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奈的长叹中是对自己最清醒的认识,是对世界最达观的释然,无奈花落水流去,阶前点滴到天明,无奈里有舍得有放下有认命的从容和豁达,无奈里花自放红叶自绿,人自空叹事自成……” 还有《安详》:“让我品味着大地的那份安详——那份让每种事物都具体细致井然有序地存在运行,那份在它的蕴育下所有的事物所有细节都包括在内的舒展,所有事物都带着自己的意愿和情绪的生长!有人说,安详是安祥,只有安详了才能安着祥瑞!详是做事是生长是安排是放置,是给鸿荒定位给苍穹安神,是严丝合缝不爽毫厘地穷尽事理,而祥是生发是灵光是详尽事理后安然间透出的那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