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十年青春散文(下)
(2009-10-28 06:54:55)
标签:
散文六十年出版社中国青年王剑冰文化艺术生活百年学习 |
分类: 散文 |
《60年中国青春美文经典》序言:
关于六十年青春散文(下)
王剑冰
三
打开那些发黄的册页,重读那些熟悉的文字,又像跟随着作者进入了那些伴着如火青春和如荼热情的岁月。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曾在文字中阐释了多少曾经的追求与梦想啊。我从自己的书架和图书馆抽出不知多少书籍,最后将厚厚的一摞子复印稿摊在面前,原本想按照作品的影响和发表的顺序排,后又按照出版社的要求,从便于阅读的角度考虑,将其按照人生、社会、哲思、情感、生活、风物、感怀等进行了分类。我曾经在上世纪末期为长江文艺出版社主编过《百年百篇经典散文》和《百年百篇经典美文》,那是选取一百位作家在一百年间写出的最好的散文。是不限定作家的写作年龄的。对于青春散文作家的写作年龄,刚开始我们限定在三十五岁左右,但在阅读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的美文是一些作家四十岁左右写出的,尤其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一些作家热情正高,而他们正好进入了不惑之年,还有上世纪的新时期,很多作家搁笔多时,有感而发的时候,也是过了不惑,我不忍心放弃这些精品,就决定将年龄的界限稍稍放宽一些。这样就进来了好多的好作品,尽管一些名家由于作品发表时间上的问题而没有入选,但仍是我为之欣喜的,也使得这样的一部书显出了厚重与经典。
按照出版社的要求,每一个时代都要有作品,因为要折射那个时期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但是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间选出的东西,还是觉得时代痕迹太重,概念化的东西太多,同其他的作品融不在一起,也不可能称为经典,也就选取了极少量的作品。还有建国后十七年间的作品,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在艺术上模式化的东西也有,但从那个年代的角度来看,也还能接受,能够看出当时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且多是一些抒情性的散文,语言上也还能借鉴,也就选取了较多的篇章。当然,选用最多的,还是新时期的散文,这个时期散文的疆域更加扩大,文体与内容的展示更加多样化,尤其是上世纪末期直至现在,更加年轻的一代写手出现,可以说是真正的青春散文,充满了对时代、对生活的热情和认识,也充满了自我个性特征。
有一点遗憾的是,由于篇幅所限,在我选完作品交到出版社后,出版社经过研究,又让我忍痛删掉了十五万字的作品,变成了现在的这样的两卷本。读者或一套在手,有可珍存、可研究、可借鉴的方面。诚然,任何一个选本都不会是十分科学、十分令人满意的,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样的一个选本出来,还望在读者的意见中学习与校正。
2009年8月于郑州形散庐
后一篇:在一百年的这边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