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亮博士新著《制造强国:中国制造的力量与重构》正式出版
 (2021-03-07 10:20:06)
	
			
					(2021-03-07 10:20:06)		| 标签: 周永亮博士财经中国制造制造强国 |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装智库 
由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论坛秘书长、国装智库秘书长周永亮博士编著的《制造强国:中国制造的力量与重构》日前在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一线的观察、调研以及大量的企业接触以及行业研究的成果,也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问题、关键以及解决路径的一种思考,其最大的亮点在于,既有对中国制造业尤其是装备业宏观层面的观察和扫描,又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研究与体验,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与面的辩证,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制造提供了科学参考。
本书从全球经济及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制造的优势、问题与走势,同时从产业、城市、企业三者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价格向中国价值转变的解决方案。
本书作者周永亮博士是一位从事管理咨询与培训及产业规划领域工作22年以上的资深人士,自从2015以后在国家级装备制造业智库开始专注于中国制造业的研究、咨询与相关产业规划,尤其关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作者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产业创新与城市创新以及社会创新相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及相关模型,这对急需通过创新而实现突破发展的制造业企业家、投身于制造业领域的创业者以及希望向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转型的中国大部分城市提供了一个很具价值的实用路线图。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其中上篇6个章节,下篇6个章节,全书共12章节。从开篇讲述了中国制造的成长史,重点分析了华为、方太、吉利的等标杆制造业的企业的成长过程与核心价值观。作者认为企业成长的秘诀源于创造的基因,而非自然的红利,华为是拼命学习与疯狂研发的中国制造业标杆,方太的成长是源于其不做500强、要做500年的极致专注,吉利则是通过并购扩张、控制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其中,重点关注到了新企业家集群,他认为这是中国制造的主要推动力,制造强则国强,企业家强则制造强!
作者指出中国制造的挑战是由多而大向强而精转型升级,既要协调解决内在的劣势与外部的“卡脖子”,又要考量产业链巨变带来的挑战。另外,他建议企业注重用户价值,他认为这既是制造业企业的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同时,他强调企业文化多元化和发展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包括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城市创新,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与超越。
本书也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徐东华对本书做了高度评价: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sibDqcX6X56nqdKB57KPEriaGBXgV86YIKwdNvodAub3KqSRXynbdeIMfJXCyUTdzCl6s8fyXe6zeyOaoVAFc0J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屈贤明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周博士的《制造强国:重构产业与城市创新行动思考》一书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开始,阐明了先进制造业的带动性作用,论述了制造业强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很有新意。
 
徐东华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周永亮博士的《制造强国重构产业与城市创新行动思考》-书是他这几年研究中国制造业的成果,体现了他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独立思考,尤其是对中国制造发展背后的中国精神与智慧力量的关注,是最具特色的论断之一。
虽然制造业是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但作者的笔触活跃,读起来不觉枯涩,是一本读起来既有分量但又很轻松的书。自2015年来连续6届举办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论坛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评价报告》的发布也表明了作者对制造业的情有独钟,作者作此书的初衷也是源于为中国制造业的呐喊!为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们呐喊!为那些对中国制造崛起作出贡献的科研专家、一线工人呐喊!制造强国,他们是主力军。
我们希望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能实现“质”的跨越,在此,我们衷心祝愿制造业的明天更美好,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屹立于世界制造强国之林!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