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制戴姆勒就是为了“补强”
(2018-03-14 21:45:12)
标签:
周永亮博士商业模式吉利戴姆勒 |
分类: 商业模式与价值链重构 |
当然,这次收购并不是很顺利,吉利集团原先希望能入股3~5%的股份,并与戴姆勒集团在中国合组电动汽车公司,但戴姆勒曾一口回绝了。但这更加剧了李书福的决心,因此,吉利又通过转向二级市场的方式,最终,以90亿美元资金买下1.036亿股戴姆勒股票。
2017年关于这件事,德国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我当时正好在法兰克福参加中国日活动,见到的德国企业家和金融街的人都跟我谈这件事。
说实话,吉利只是一个中国民营企业,一无技术优势二无品牌优势,在百年老店的戴姆勒面前,实在渺小得很,但是,当中国市场彻底的放开和拥抱民营企业后,吉利成长迅速,在一段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后,吉利以及不止一次上演了这种“蛇吞象”的表演,其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并购和收购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关键资源和能力。比如此次收购戴姆勒,很大程度就是看中了其在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的领先技术,因为吉利要拿下电动车市场,就要握有一定的筹码,在与戴姆勒提出合资共建电动车被拒绝之后,才开始了这次的“曲线救国”道路。
战略管理中的资源能力学派有一个VRIO模型,就是一种判断企业关键资源能力的方法论。当企业清楚了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去判断哪些资源和能力是未来最需要掌握的。
资源和能力的获取要么是内部积累,要么是外部整合。至于选择哪种方式,这就要看看是什么驱动着企业发展了。有的企业是量体裁衣型的,有多大资源就干多大的事,稳扎稳打。这样的企业一般都会选择通过内部积累获取关键资源和能力。而有的企业则不同。他们属于市场环境驱动型,强调的是对市场机会的快速把握。后者中的典型就是吉利集团。
吉利的创始人李书福,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向父亲要了120元,买了照相机到街上为路人拍照赚钱。当时正属于照相行业的发展初期,看着不起眼的照片,其中的利润相当可观,老一辈的企业家都熟知的德隆系创始人唐万新就是凭借冲洗照片赚的第一桶金,才慢慢成为中国早期资本大鳄中的一员,后来因为短融长投等各种原因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真是令人惋惜。还是说回李书福,当时的他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就自己租了店面,开了照相馆。
如果他是内部资源能力导向的创始人,那他要么成了一位摄影师,要么成为影像行业的企业家,这都不好说。可驱动他的是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市场。没过多久,他就看好中国家电市场的机会。和朋友合伙,创办了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接着开始自己生产电冰箱,到了1989,他们厂的年产值就超过了1000万。
到了九十年代,李书福又看到了摩托车正在沿海城市快速流行起来,他又买了一张摩托车生产许可证,跑去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摩托车厂,造起了踏板摩托。
按常理来说,这些行业之间,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李书福这跳来跳去,凭什么就能活下来的呢?他是如何掌握那些支撑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能力的呢?你可以说他之前的这些经历是因为特殊国情,可这之后李书福的造车之路,却看到了一个现代企业家的资源整合能力。
讲到现代,我要说说什么是现代公司。现代公司指的是“股权责任有限公司”这种商业组织。也有些律师称其为“一堆法律契约的组合体”。说白了,现代公司就是通过法律文件构建起的股东与股东,公司与管理者,公司与员工等等之间的利益关系组合。
很多传统企业老板都觉得,我创办的公司就是我的,不但分不清个人财务和公司财务,连与合作者、团队成员的契约关系也不尊重。结果把融资做成了烂账,把管理搞成了道德绑架。自然也就谈不上资源整合。
而李书福早早的就学会了这一课。1999年,国家拉动内需,汽车和房产成为热点。没有汽车生产许可证这一关键资源的李书福,就通过合资的现代公司行为,和拥有生产经营权的一家汽车厂共同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2011年,吉利就顺理成章的成为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而这只是开始,真正让李书福和吉利在国际汽车行业崭露头角的还是那次对于沃尔沃的收购。通过和福特的博弈,吉利获得了沃尔沃九个系列产品,三个最新车型平台,2000多个全球网络,以及品牌,人才,重要供应商等各种汽车行业发展必须的关键资源和能力。
当然,这个过程,也让吉利培养出了他区别于其他汽车企业的“并购能力”。在此之前,吉利已经拥有了两次跨国并购的经验,一次是2006年控股英国锰铜,2009年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的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按照李书福的话说,这两个项目并购都是直接用海外资金。用并购的资产做抵押向海外银行贷款,或者在海外资本市场发债发股,收购沃尔沃之所以能成功,之前的国际并购经验功不可没。
之后,吉利汽车与沃尔沃之间的技术与管理不断磨合沉淀,使得李书福对于整个行业规律的把握更加如火纯青。时间到了2018年2月,在去年年底吉利完成了成为沃尔沃“集团”第一大持股股东的这一动作后。吉利集团又宣布已成功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的股份。可以说吉利在最好的时机迎来最快的发展,通过这次以市场换技术为目的的海外并购。吉利又向全球化企业迈进了一大步。现在吉利的规划是,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300万辆,进入世界汽车企业前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