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信,不能太亲近
(2013-04-24 21:27:29)
标签:
国富周永亮亲信用人杂谈 |
分类: 国富观点 |
在管人的过程中,一个领导人一定会有自己比较信任的人,也就是所谓的亲信。这既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又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一个领导者没有自己的亲信才可怕呢!如何与亲信相处是一个很具技术含量的活儿。
我们先看看水泊梁山上宋江和李逵的关系。在整个梁山团队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是最近的几个人之一,宋江罩着李逵。李逵对宋江言听计从,在整个梁山,只有宋江“哥哥”他服气,当他犯了严重错误时,以处理事务公平著称的宋江也找台阶不给“铁牛”更严格的处罚。对此,梁山上的人们也有些议论。时间久了,宋江的这种偏袒态度就演变成了一种放纵,俗称“惯坏了”。结果,宋江终于因此而“摊上了大事”:
元宵夜闹了东京后,宋江等人先回了梁山,李逵与燕青后来离开的东京。二人走到离梁山不远的地方停下吃饭。就在这吃饭的功夫,李逵、燕青听说了“宋江抢夺民女”的事情,李逵气得咬牙切齿:“我敬爱的宋公明哥哥竟然干出这等狗事来?!”,当即饭也不吃了,准备回梁山找宋江论理,燕青让他冷静一下,先弄清楚此事是否是真的。李逵说:“人家自己都说亲眼看到宋江了,此事还会有假?”,不顾燕青劝说,一路赶回梁山,上了忠义堂。就来找宋江。宋江还没明白李逵怎么气冲冲的就来了,李逵圆眼一翻,大声说:来来来,宋哥哥,让铁牛先把你的脑袋砍下来再说。说完,抡斧就砍。
宋江吓得连忙躲开,赶紧问:铁牛,你疯了吗?又喝酒了吧?李逵说:我没疯,是你伤了兄弟的心,你让我们做好人,瞧你自己的腌事。他边说边追着宋江砍。直到武松、鲁智深等人来了,才制服了李逵。
宋江气得直哆嗦,厉声喝问:说,你这厮,吃了什么药了,怎么乱砍人啊?李逵把刚才在酒店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宋江气乐了:我这几天都在山上,几位兄弟都在一起,我不可能有分身术啊。
不过,为了证明此事真伪,宋江还是答应让那位民女的妈妈认认,免得李逵等人不服气。
通过这件事,宋江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李逵是自己最亲信的身边人了,几乎无话不说,常常没大没小的在一起,李逵的心中没有多少领导的感觉了,有的都是兄弟、甚至父子的情感。一旦他发起疯来,心中的约束少了不少。从此之后,宋江对李逵小心了不少,开始注意保持距离了。
刘邦处理与樊哙的关系就显得高明得多,他俩是“一担挑”,又是同乡,刘邦让樊哙担任保镖就是出于这种关系的考虑,忠诚、可靠。刘邦是一个容易“撒疯”的人,尤其是酒喝多了的时候爱唱两句“大风歌”,有时满口脏话,没个正形。可是,跟在他身边的樊哙却不敢越雷池一步,从未发生过敢当面与刘邦对着干或者什么发疯的事情,最多有点时候发点小牢骚,希望引起刘邦的关注。刘邦是个表面的行为粗糙但却很在意别人行为的人,一旦樊哙有了点蠢蠢欲动的过分行为时,他就会给予颜色,所以,跟着刘邦走的人只有樊哙真正了解刘邦的真实性格和要求。
在当代的商界里,初创时代的任正非在处理与李一男的关系时可能就犯了类似宋江对李逵那样的错误,李一男从一个小兵升到常务副总裁不到8年。据说,任正非视李一男为自己的“干儿子”,相处时间久了,说话就随意的多,行为也不太注意,常常不加修饰的痛骂。而李一男尽管知道任正非对自己的倚重,但他这样人的自尊心未必会认同任正非的这种相处风格,时间久了,积怨加深,敬畏心就没有了。俗话说:仆人眼里无伟人,熟人眼里无领袖。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在人员管理过程中,就算有过命的交情,就算是掏心窝子的兄弟,就算是亲兄弟和夫妻,你在工作状态中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也要讲究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不能什么都跟他讲,不能什么都不避开。作为领导者,就是要吃形象饭的,你自己不注意,其他人不会自然而然的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