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企为什么越赚钱越挨骂?

(2011-07-18 19:13:16)
标签:

国富

周永亮博士

央企

财经

分类: 国富观点

过去,央企因长期亏损而备受指责,现在有些怪异,一些央企越赚钱越挨骂,如工商银行、中石油、中石化等。不少央企的朋友对此特别纠结而委屈。

由于业务的原因,我在央企有很多好朋友,而且我本人也在央企工作了4年,这些朋友和同事确实非常敬业,而且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少人为了企业默默奉献了一生。可是,为什么公众对于央企出现的问题(如油管爆炸事件、漏油事件、茅台门事件、天价灯事件、基层员工工资事件等)不依不饶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部分央企依靠垄断资源获取利润(如中国移动、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公众认为获利是应该的,亏损是无法接受的,公众会认为,你们把全国绝大部分资源都控制在手上,如果连利润都没有,那还接受吗?更为重要是一点是,如果央企赚了钱,社会公众能够看到这些赚的钱如何为公众提供了服务,估计意见就会少很多。关键是,央企的钱是赚了,而且一直被成为中国人民的企业,可是赚的钱哪里去了呢?这些赚的钱与我有关吗?如果不能很清楚的看到关联,你就说一万遍,央企赚钱对公众有好处,他们也很难相信。有人说,央企赚的钱都交给政府了。问题在于,政府有关部门也没有清晰的表明,为公众提供服务所花的钱哪些是央企支付的。而且社会公众也无法看到属于自己的企业的钱如何被政府花掉了。你说,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公众会为央企赚钱而欢欣鼓舞吗?谁会为一个看起来与自己无关的企业赚钱而高兴呢?

二是央企的透明度太低。如果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透明度还算可以,尤其是在香港等地上市的国有国有控股企业。也就是说,央企控股的海外上市公司对于海外投资者的透明度要远远超过大陆,社会公众对很多经营信息不清晰,基本上靠网络消息或者道听途说来了解,你想,社会公众能没有想法吗?就连你是否真的赚到钱,社会公众都有权怀疑吧,毕竟,社会公众并不都非常理性的看待问题。有人说,央企是企业,一般公众无权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谁都知道,那还能经营吗?确实,这种说法有道理。问题在于,这种说法与央企的性质形成悖论:央企是共和国的长子,是人民的企业。社会公众基本上什么都不知道,你还不允许他们瞎猜吗?当社会公众知道了真实信息的时候,往往都是负面的事件,这难道不更增加社会公众的猜疑吗?央企为什么就不能搞个新闻发言人或者搞个社会公众听证会呢?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与社会公众正常的沟通渠道呢?

三是央企应对公众危机的官僚化倾向。多少次了,央企发生事故或负面事件,一些央企都是官僚味道十足(此次中海油第二次漏油事件反应是比较快的),要不就是遮遮掩掩,要不就是外交辞令,结果让谣言漫天飞舞,让本来不大的事件变成了影响很坏的危机。难道就不能痛痛快快的承认错误,尽快提出解决措施?难道就不能主动的与社会公众进行更多的沟通?

四是部分央企的奢华消费让社会公众心理失衡。要是有某位民营企业家开个豪车、拉一车茅台进行炫耀性消费,社会公众最多是骂骂这个人而已,如果央企进行高消费,社会公众马上就联想到央企的性质,尤其是一些与社会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与社会公众不是特别直接相关的央企如中国远洋、中国兵器等负面新闻明显就少。因为公众认为,你们是在花公众的钱,当然就不乐意了。要是整天赚老外的钱,就是花费奢华一点就算了,可是油价涨、电费涨、通信费多,你这里还进行高档消费。你说,社会公众能不失衡吗?其实,这不也是郭美美事件的心理基础吗?

五是央企的突飞猛进与民企的成长疲软形成鲜明反差。这一现象让很多社会公众觉得社会财富不是在分散在民间而是集中在央企手中。当一个社会中的大批中小企业赚钱越来越不容易而央企不断高喊利润越来越高的时候,你想,社会公众会如何选择?难道他们会为央企唱赞歌吗?社会公众会有一种被长子“欺负”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部分央企再出现一些消极现象,社会公众情绪必然会进行集中的宣泄。

请央企放下身段,好好当好长子吧,这不仅要赚到钱,还有与“父母”好好沟通!

请有关部门积极地扶植民营中小企业吧,让社会公众赚钱的渠道更加通畅!

如此,社会才能真正的和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