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阵地,对学校来说,教研组、备课组统领着全校教师的教学与教育研究,
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则更是学校教学科研研究的精英,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与主力。所以在在座的每一位的努力下,我们尽量做到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做到教研工作主题化、系列化、特色化,不断提升精品意识和合作意识,大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由于时间关系,这次会议我主要把本学期的工作作一些安排。
一、常规工作
1、制订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授课计划表及集体备课计划
下午的教研组会议,请制订好教研组计划,备课组会议请制订好本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度)及集体备课计划表(一式两份)。教研组计划请于后天上交,便于教学处及时制订校教学工作计划。而备课组的两份计划请在30日上交。明确要求同年级同课程教师教学内容、进度一致;实际教学进度要与授课计划及教学日志填写基本一致。在期初安排教学进度时要稍留有余地。
教研组计划内容包括各年级学科竞赛,一学年要求各备课组至少一次,尽量要有学科特色,同时能激发学生兴趣。如上学期的科学知识抢答赛,社会知识抢答赛,名著知识竞赛等,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体音美的活动特别是九年级的就可直接结合艺术A级的评定工作,早作准备。为了保证期末复习,活动在十七周前完成。
公开课要求每个教师每学年开公开课一节,其中教龄5年以下(含5年)以及在本校工作2年以下(含2年)的教师须每学期开课至少一节。按惯例,前几周应尽量先安排新教师上课。为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研,每次开课尽量安排一位教师。开课时间放在教研活动的时间,以便教研组听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上课前用小黑板写上授课教师,班级,放于教学楼底楼,便于全校老师听课学习(包括体音美和信息技术)。开课过后教研组长一定要组织听课老师评课。
本学期将举办语文和数学高级教师展示课或讲座,开课的教师本堂课可作校级公开课(时间初步定于期中考后)。
教研组长请认真如实及时填写公开课记录表,这张表格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考核,如开课,如听课,缺席的,就写上缺席,因公的因病的请假,也写上。教研的也一样,要及时,不要在期末,均写上齐字了事。强调如实,以显示公平。
2、听课:校内听课量规定如下:每学期教学处主任20节以上,年级主任、教研组长15节以上,备课组长12节以上,其它教师10节以上,教龄5年(含5年)以下的教师不得少于20节,挂钩结对中新教师每学期听老教师课不得少于20节,老教师不少于15节。要求在校举办的本学科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同学科的其它教师均尽量参加。随堂听课的老师及时填写听课登记卡并上交年级主任,年级主任每星期五上交教学处统一登记,挂钩结对的在听课卡上也注明,听课卡将直接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另外听课时一定不要在下面大声讨论,也不要迟到。
3、教研活动,
(1)时间:教研活动每2周活动一次,本学期排课时给每个教研组留了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语文:周一下午,数学、英语:周二下午,社政周二下午,科学周四下午,体音美及信息技术请级长定好后上报教学处:以保证各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2)要求:教研内容应为教学探讨和理论学习相兼顾,每次应有一定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每次学习内容要记录,存档。各教研组长要制定本学期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活动要根据计划围绕主题展开交流讨论,真正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要有签到和活动记录),形成良好的教研活动氛围,从而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水平和科研活动。如语文组可就作文教学主题展开系列活动。可以在制订计划时,确定中心发言人,进行理论学习。我们通过学习一些前瞻性的教学理论,以教研活动这个载体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每位教师每学年做到读2本或以上教育教学专著,每学期必须完成1万字的读书笔记(包括摘抄及读书心得),每学年须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科研论文或总结或教学反思,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本学期末将在初中部范围内举办一次教育教学论坛。另:每位教师每月上交二页钢笔正楷字。
二、重点工作
1、教学常规检查
(1)加强落实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下附集体备课具体操作方法)我们的老师往往不重视集体备课,认为没有效果,这也说明集体备课组织得不够理想,没有让老师尝到甜头。
(2)加强对教师教案的检查
根据学校教学管理规定,任课教师要有备课提前量。不满30岁的青年教师要求写详案,老教师不能使用旧教案,不能无教案进教室上课。本学年重点抽查教案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同步性,避免教案中的形式主义,坚决杜绝课后补抄教案现象。除了常规检查外,随堂听课的校领导及中层听课后将抽查教案。
本学期的教案常规检查将由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进行,因为备课组长对教师在集体备课及平时备课的表现将更为了解。这两方面也将结合。检查评分时不应考虑职称是否已上的问题,认真的就是认真的,不然就不能体现公平了。、
(3)结对工作
我的意见是结对就安排在同一个备课组内,根据以往,不同备课组的结对形同虚设。一经结对,请结对双方严格按照结对协议进行。上学期的汇总发现,材料上交的没有,认真听课的极少,结对中听课造假的很严重。结对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真做不到的不如不结。
附:
集体备课具体操作方法
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我们采用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原则进行集体备课,做到统一中有分散,分散中有集中,集体凝聚个体的智慧,个体吸取集体的成果,使教师的备课在统一的基础上能达到更高层次的个性化。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形式: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主持。
(2)集体备课的原则:合作交流、优势互补、凸显个性、以学定教。
(3)集体备课的操作:
①每学期开学初,备课组制定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两份,一份备课组长用于工作安排,另一份学期初上交教学处留档)。
②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研究重点难点,探讨教法,从整体上把握课标要求。
③备课组长提前一周通知主备人集体备课的中心内容,主备教师独立钻研,包括搜集各种资料,进行个性化的文本理解,提供初步的教学方案,如需要,还应有课件。其它教师同时也应对备课内容进行独立钻研,且有详细的材料准备。
④集体研讨。每周定时间组织集体备课研讨活动。研讨会由备课组长主持,主备人中心发言,人人补充,主要进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方法、作业设计等内容的深入研讨和交流。人人都尽可能为集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集体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课组老师坐在一起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状况及动态。这种广泛的交流,将使学科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为保证教学方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奠定基础。
⑤二次创造,完善个性化教案。集体形成的教案,虽然凝聚了集体智慧,但教学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统一的教学设计,并不能适合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教学。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利用集体研讨形成的教学设计,再创造出富有个性化的教案。各位教师根据集体研讨中形成的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的创新性改造,融入自己的经验、专长、特色,最终形成有别于他人的个性化教案。这份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学生状况分析,供教师选择的备课参考资料、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案、作业设计等。课件也应进一步完善。
⑥备课组长填写好集体备课记录本,同时对主备人的材料准备时间及效果作出评价,记录在集体备课计划表中,作为备课组评比材料及学校存档。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备课的研究要深入,注重教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考虑学生的实际,贯彻“以学定教”的思想。其次抓好教案使用前的审定环节,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班级实际,对教案进行取舍增删。第三,切实加强教学后的集中研讨以及教学反思的撰写工作。
集体研讨式备课,可使整个备课过程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既体现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又达到集体智慧和成果的共享。教学工作将形成浓厚的合作氛围,教师间的交流将明显增多,谈话即教研,集体备课将给教师搭建一个自由民主的交流平台。教师们将不仅分享着成功的案例,同时也分享着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又成为教师们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突破口。而备课质量的提高,将有力地促进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教师的理念是关键,请每一位教师真正重视起集体备课。同时请各备课组切实做好落实工作,使集体备课工作真正体现其有效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