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系列——机场篇1
好久前就想开写坐飞机系列,实在是因为飞机坐得太多了,(上周就飞了8次,到虹桥机场上了四次早班,都坐了8点左右出发的早班机),所以感受也多,比如对机场的、对航空公司的、对机型的、对时间的、对航餐的、对舱位的、对服务的、对空姐的……等等等等,也许真可以写一个系列,我想今天就先开一个头,希望能在一个月内把这些感受都写下来,供各位空中飞人参考。
首先想讲的就是机场,大家都知道,国内航班一般也就飞个一两小时,而往往你在机场的时间也会有一个小时以上(如果有延误那就没底了),所以机场对我们“飞人”印象可能更为深刻。我国内机场去了20多个,国外机场去过10多个,感觉差异还是很大,国外的硬件往往不如国内,软件也不如你想象的好,这些方面不如国内的很多新机场,只是他们的机场特色比较鲜明,而且文化艺术氛围相对比较重视,这就比国内千篇一律的机场面孔要好看许多。
国内机场特色排名:
设计最差机场——浦东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说它设计最差,主要是因为它是大师设计的,又被吹的怎么怎么好(象展翅的海鸥啊什么的,外形好看现在看来真没啥用),所以要挑它的毛病。比如空有世界上最快的磁悬浮,但这个东东和机场出口的连接有问题,没办法直接走过去,又要上电梯还要走上几百米,真不知道当时交通组织是怎么做的;又比如侯机楼里的厕所都要下半层,干吗让别人方便如此不方便呢?还比如廊桥下客往往在远端,利用传送带快走也要10多分钟到出口,基本让你飞完后再来个筋疲力尽;还有很多远机位远的不可想象,做摆渡车也要开10来分钟,让别人以为飞机停到别的机场去了。唉,自己还要经常去忍受这些设计上的硬伤,不说它是最差的还能是谁呢!
最人性化的机场——香港机场。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机场也是最人性化的机场。(往往从客户需求出发就可以赚钱,在什么行业都一样)。同样是机场高速,从香港机场的出口出来不经意间就发现自己站在机场快线的车前了(只有30米的距离);同样是购物,让你觉得琳琅满目,又不会觉得拥挤和影响交通;同样是侯机,坐位上你感觉靠在上面休憩很舒适;同样是不同航站楼的连接,穿梭车速度又快,提示也很清楚,决不会让你误事。谁都愿意去这样的机场。
最拥挤的机场——虹桥国际机场。从虹桥机场登机原来对我们来说是福音,因为它离市区近,半小时就到,大家可以大大控制路上时间;但现在对我们是梦魇,特别是早班机,因为早上8点前后大概就30多个航班,好几千人要在差不多同一个时间办理各种手续。而虹桥机场又以狭小闻名,所以早上你看到的都是望不到头的长队,让你感觉是春运高峰到了广州火车站。真不想再去那里“上早班”。
最宽敞的机场——首都T3航站楼。实在是太大了,虽然只去了一次,但那种印象就抹不去了。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我想这个机场基本可以代表目前世界机场硬件的最高水平(软件还不敢恭维,大概还是在试用期吧),去看了一定不会后悔的,哪怕你不是去坐飞机。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