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洞大槐树和广胜寺

(2015-08-22 12:17:36)
标签:

自驾游

洪洞大槐树

广胜寺

今天先去广胜寺,再去大槐树。

广胜寺

广胜寺在大槐树的东北方,离得很近,9点多我们就到了。

http://s16/mw690/001tsmQ0zy6UPwku4lF5f&690

 

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原名俱卢舍寺。唐大历四年(769年),改名为大历广胜之寺。元大德七年(1303年),被河东大地震所毁。大德九年,开始重建。

 

如今广胜寺现存的古建筑中,以明代嘉靖六年建成的飞虹琉璃宝塔最为有名,是广胜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

http://s10/mw690/001tsmQ0zy6UPwqw2XDd9&690

 

进了广胜寺,看见大殿前一道门的横匾上是广胜寺三个大字,两侧的楹联是“广胜寺佛光照地,飞虹塔紫气腾天”,把横匾上的字直接重复到上联使用,这样的做法很少见到。

http://s11/mw690/001tsmQ0zy6UPwwGUsi2a&690

 

在寺院里,见到一块广胜寺的简介牌,说广胜寺有三绝一奇,三绝是飞虹塔、赵城金藏和元代戏剧壁画,一奇是左右扭的两棵唐代古柏。

http://s13/mw690/001tsmQ0zy6UPwC5FlWec&690

 

飞虹塔高高耸立,在外面拍隔了个院墙,在里面拍离得又有点近,反而效果不好,十三层的塔勉强拍了下来。

http://s16/mw690/001tsmQ0zy6UPwJkU5p1f&690

 

两棵一左一右的唐柏倒是拍下来了,大家看,这两棵树扭转的方向是不是正好相反,有点意思吧。

http://s1/mw690/001tsmQ0zy6UPwOIYmse0&690

 

至于元代壁画,由于不准拍照,因此不能与大家共赏。

至于赵城金藏,老汉曾经看过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介绍赵城金藏的故事,因而略有了解。

为什么叫赵城金藏呢,藏是指大藏经;金是说这部大藏经属于金代的文物,广胜寺原来属于赵城县辖地,赵城县是解放以后才撤并入洪洞县的。由于这部大藏经书刻于金代,存于赵城,故名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自元代以后,一直供奉于广胜寺中,抗战时期,日寇企图将这部经书掠夺到日本,消息被爱国僧人主持得知,找到赵城县抗日政府,在军民一致的努力下,将金藏安全转移。

解放以后,赵城金藏辗转到达北平,存于北平图书馆,现存北京国家图书馆,得到了妥善的保管和利用。

看,赵城金藏的故事还是挺曲折的吧。

离开广胜寺,就去大槐树,好像只有十多公里,没用上半个小时就到了。

 

洪洞大槐树

其实老汉小时候就听说过洪洞县,不过不是什么好话,而是京剧苏三起解里的一句唱词,“洪洞县里无好人”。后来很久以后,才又听说洪洞大槐树,但到底有什么故事,还是不太清楚。

以后才逐渐知道,洪洞大槐树是明初移民的集散地,山西很多移民,都是从这里出发,告别故土,远走他乡,至今中国北半部很多居民,都是这些移民的后代。如果洪洞县里无好人,莫非好人都被移民了?

而今的大槐树,已经不是单纯的一棵树,它被建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也成了大槐树移民后代的精神寄托所在之处,每年都有不少人来到这里寻根祭祖,寄托思情。 

我们来到《古大槐树处》的碑亭前,运气不错,正好赶上前一拨游客刚过去,后一拨即将到达的空档,尽管不到一分钟,也足够拍下一张没有干扰的照片了。

http://s14/mw690/001tsmQ0zy6UPwUVVO57d&690

 

《古大槐树处》碑亭建于当年古槐生长之处,当年的古槐早已被洪水所毁,现今的槐树已经是从当年古槐同根孳生的第三代了,这是否也暗合了移民们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传承呢。

http://s9/mw690/001tsmQ0zy6UPx3DHVC38&690

 

槐树下是一座嵌着名胜古迹字样的门楼,一条小道从门楼下通过,据说这就是当年移民们走过的道路。

 

来到游客中心,看到书摊上有介绍洪洞大槐树的书,就买了一本。信手一翻,洪洞大槐树移民逸事中的一个故事,使得老汉大吃一惊,因为这个故事与老汉家代代相传的家族经历完全一致,直到此时,老汉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祖先当年也是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

 

碑亭旁就是祭祖堂,在密密麻麻的大槐树移民先祖姓氏牌上,老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姓氏。

http://s8/mw690/001tsmQ0zy6UPxa2Y4L47&690

 

离开祭祖堂,走了一阵,来到又一个院门,从门洞望进去,有用红黄两色鲜花组成的,红底黄字的字碑,上面的字样是根相连心相系。

http://s2/mw690/001tsmQ0zy6UPxmW5nbe1&690

 

里面还有同样形式组成的寻踪问祖字碑。

http://s1/mw690/001tsmQ0zy6UPxIVaaA50&690

 

最后,我们见到了一面影壁,上面有大大的一个根字,根字的一捺很有特色,就好像一只迈出去的脚,是否寓意着移民们走得再远,也离不开这个根。

老两口在根字影壁前拍照留念,以此缅怀六百多年前曾经在这块土地生活过的先祖们。

http://s14/mw690/001tsmQ0zy6UPy3wuBf2d&690

 

去吉县

逛完大槐树,已是中午,吃罢午饭,我们去吉县,明天看壶口瀑布。

去壶口走的是G309,我们还是跟着走,糊里糊涂的,记得好像不是很顺,似乎不到200公里的路,走了一下午,到吉县壶口镇天都黑了。

大概是因为明天是十一的缘故,今天的住处不太好找,不过我们运气还不算太坏,总算找到了一处还说得过去的旅馆,不至于野营露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壶口瀑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