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育简介——食育的五问

(2010-12-01 17:34:27)
标签:

食育

饮食教育

食品安全教育

儿童食育

学校食育

生机饮食

有机食品

杂谈

分类: 食育与饮食教育

What-食育是什么?

    食育从字面意思来看,通俗意思就是关于“吃”的教育,而“吃”至少得包括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三个维度。

    狭义的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是指对孩子进行包括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一系列营养学的教育。

    广义的食育通过各种饮食观念、营养知识、饮食安全、食文化等知识教育和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体验,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出有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有传统食文化理解力的、有良好饮食习惯的能过健康食生活的人。广义的食育对象并不仅仅是孩子,可以是父母和大人;不仅仅是知识灌输,更是各种快乐的体验;不仅仅是获得关于食的技能,也是培养对大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意识。食育从内容上按知识、态度、技能、习惯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知识:食品常识、烹饪知识、食文化、营养与健康知识、食品卫生安全

     态度:环保、节约、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技能:烹饪、饮食、栽培(体验式教学)

     习惯: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饮食

Who-食育的对象是谁以及由谁来开展?

    从定义可看出,食育是一个参与度很高的教育,从关心孩子开始,引起学校、家庭、社区一起来关注食育、学习食育、体验食育。那么,他们之间的分工是怎样的呢?借鉴日本食育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把开展食育的主渠道设在学校,让食育进学校。同时,家庭是食育重要的支撑,政府、社区则是主导。三者之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父母既是学校食育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区各种食育体验和活动的组建者和倡导者,而政府则通过立法或政策引导,让食育引起足够重视,如有可能,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Where-食育应该在哪开展?

    食育的对象以及由谁来开展直接决定着食育应该在哪开展。既然食育是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政府的事儿,那么在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开展各种食育,开展的内容和形式多样。

How-如何开展食育?

    回答了“what”“who”“where”三个问题后,“how”的问题就游刃而解了。政府主要是立法、经费、舆论导向支持,加强宣传和严格规范各种食品广告。社区可以开展各种宣传和活动,以家庭为单位通过简单愉快的体验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环保节约意识。而学校作为食育的主战场,更是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讲授,可以搭配各种简单烹饪体验,以班为单位或个人为单位领取一颗小植物进行“认养”,也可以组织到各农场栽种一些蔬菜,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也可以举行一些亲子烹饪或食文化的竞赛。内容和形式都是丰富多样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味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去感受、体验。

Why-为什么要开展食育?

    食育为什么重要,这也是大家所关心的。“民以食为天”“夫礼之初,始于饮食”等等都是强调饮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我们更应该进行食育。

   (1)F﹠B(food and business),即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食品营销和广告无所不在,给父母、孩子灌输了形形色色的“食文化”,一是让孩子偏食,喜欢的反而是垃圾食品,其次是让父母无法选择和判断,给孩子恶补,给孩子健康带来了隐患。

   (2)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数人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孩子、大人都没有时间吃早饭,午饭、晚饭也是匆匆解决,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没有丰富、健康的营养搭配。有些是没有办法,而有的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吃,以及不吃早饭的后果是什么,而这些都是我们开展食育可以解决的问题。

   (3)各种铺张浪费的饮食广泛存在,工作场合一些宴请的铺张浪费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一些孩子没有经历栽培和烹饪的艰辛,自然也不知道珍惜粮食。通过举行各种实践和快乐体验,既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孩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从小养成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