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这个城市的雪在流感之际似乎来得尤为及时,美其名曰“瑞雪兆丰年”。合着雪花的点点阳光,散落在树荫下的石板路上,让这些平凡的鹅卵石,隐隐约约地闪着独特的光芒。在冬日的空气里,感受着傲雪带来的浪漫。
有一种替代不了的绵实,像奶奶温暖的怀抱。伴着初雪,走进第二年的冬天。走到这个属于紫色的神秘天蝎月。…
天蝎座的人总有一种冷冷的神秘感,冷的如这莫名而来的傲雪。尤其是那像蓝色妖姬一样盛开的天蝎女子。坚韧并懂得隐忍的蝎子,以一种爱恨分明的态度游刃有余地琢磨生活中隐藏的情调,编织出精致又细腻的瞬间…
我珍爱这个属于我的水相天蝎月。
有的人聪明得像天气,多变;有的人傻得像天气预报,变天都看不出来。
站天桥上可以看到那些川流不息的车流,像晃眼的胶片,在温和的冬阳下疾驰。夜幕四合的时候,城市陷入灯红酒绿,霓虹点点,分外妩媚。
这座大气繁华的皇城,亦是一座古老妩媚的城。比轻纱掩面的女子更为妖娆美丽,披着轻盈的纱,却看不见其裙摆。每个人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奋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日子像树木上的年轮,以一种平淡的姿态蜿蜒着它的生命。
比起去年的冬天,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寒冷。心情总能在这片傲雪前赤裸裸地被洗涤,享受沐浴在蜕变中的感觉。
坐在熟悉的咖啡厅里,品尝着熟悉的卡布奇诺,拥有午后属于自己的一份独特的宁静。外面用口罩遮面的路人,都藏着不一样的心事,不一样的回忆。
苹果最光辉的一刻就是砸在牛顿的头上,人生就是牛顿,苹果就是城市里的人。面对百态人生,城市里的人总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这样一个思绪万千的角落里,我们大多数是平凡的。
反过来想,既然说人生是本书,那出现几个错别字也没什么大不了。
Part.2
走自己的路,与爱情兵分两路——这是成熟后的蝎子给自己的话。
每天总有忙不完的琐事,但没有了想不完的心事。最近的心情,如夜晚稍纵即逝的雨加雪,偶尔绵绵絮絮,偶尔恋恋不舍。看着远处的归鸟,渐行渐近,又渐行渐远,只剩下经过的痕迹。
国庆假期第一次去了国家大剧院,这个耗资几十亿的“鸟蛋”实在名不虚传。和丹妮还有念念去了蓝色港湾。我喜欢这种欧式的小镇,无论是午后还是夜晚,这里的格调总是让人辗转反侧。一直想去的密云薰衣草庄园和中国电影博物馆,还未安排就被这阴晴不定的十一月碰壁。
地铁4号线在国庆之前开通了,没有8号线华丽,但确实是最人性的。从扶梯到站台全是全国各地各异人士的朴实照片,一张张没有修饰的笑脸,把全国人民对祖国的寄望升华到最高点…听说明年又会增加五条线路,到未来十几年会增加到三十条。还好北京没有太多巍峨的摩天大楼,不然我真担心这地下50米的负荷…
北京的地铁印证了这个城市的快节奏,来去匆匆的过客像沙丁鱼罐头,将车厢塞得满满的,直到有人站在了车门处,再无法挤进一个人。夹杂在拥挤的人群里,随着急速行驶的列车轻微的颠簸,脚下时不时会一个不稳,身子随之倾斜,想寻一个可供握住的地方,奈何全无。
有人说,在地铁里向窗外凝视的那些人们,其实不是看外面的投影广告,而是在看自己投映在窗玻璃上的倒影。车站的路牌,总是写着应该到达的地方,可是心里知道,那不是我们真正的彼岸。值得我们追求的天堂,是没有负担的逐梦园。挣脱了巢,才能学会张开翅膀。到那个时候,就可以拥有一双完全属于自己的高跟鞋,没有鞋带的束缚,连脚步都能变得自由。
从人民大学站下地铁,看到从人民大学和民族大学出来的学生。他们背着放书的简单包包,架着眼镜,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严肃的表情像是在回味自习室的余温。那一霎那,我突然很羡慕他们的生活,正常大学生的生活。
打车回到到蓟门桥北,我站在校门口望着这个斜斜的大门盯了很久。…还没我高中一半大的学校,里面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电影人才。有时候很自豪,可有时候确悲哀。悲哀它的现实,它的商业化,它的残酷,它光环背后的压力……
很多人看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又有几人看你飞的累不累呢?
Part.3
去吃金钱豹的时候,哥哥看到我满桌的烤鸭,批判我不该这么传统。也难怪,这种世界各地的高级自助,我偏偏选择几道妈妈会做的中国家常,也确实亏了那几百人民币。于是拿了一堆哈根达斯回到座位。我偷偷跟电话里的莎莎说,“我这种俗人不适合来这里吃…”
拿破仑一辈子没能征服世界,迪士尼凭借一只老鼠风靡全球;满汉全席没几个人吃过,山德士仅凭一只炸鸡誉满神州。
事实的确证明: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越发达,人心越空虚。这并不是因为我持人之初性本恶的缘故,当然我也没反对虚荣。事实上,我是觉得人之初性本空。人在母体里还没来到这个世界时,他是一汪没有杂质的活水,无色,无味,清澈也见底。一旦他呱呱坠地,他就不由自主地受到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的影响,于是有了价值观。
在这个一切物质化的时代,雷锋精神仅若隐若现在我们心中。事态或都如鲁迅先生笔下刑场下的看客一样“麻木不仁”。这类人事,是“莫谈国事”的“良好公民”,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他们都闭上眼,蒙着头,蜷缩在搅作一团的被窝里昏昏昏噩噩。毕竟还有更甚者,一旦你触及他的面包,哪怕只是一些遗落在地的碎片,他也会如蛰伏了一冬的蛇,被惊醒,猛地咬你一口。基于以上,我们也就不要指望于对他人的付出应有所回报了,甚至连一句简单的“谢谢”都别奢望了。中国人都太聪明。
哈哈,不要太过紧张我的言辞诚恳,碎碎念的话不必太在意。

决定开始看《我的青春谁做主》。
我确实比一般年轻人慢一拍。看片的理由除了想多看一眼林园姐以外,还有一个特殊原因——我想韵韵北京话了。
以前总是矫情地跟身边人说,“我可讨厌听北京人咿呀咿呀地说那些北京话了,北京话就是老北京胡同那些小仨们说的,绕来绕去舌头就是不屡直,比如公车上的售票阿姨报站名。”可是现在的我,不知道有多喜欢听北京话,嘿,每次听北京人说话,我特想给他们装个大烟袋,那就更达到效果了。
跟什么地方人呆得多,学什么样的话干什么样的事。难怪昨天跟念念试镜回来后,一制片调头问我,“你是本地的吧?”我咯咯地差点笑出声,到了学校还拼命跟念念得瑟,“哈哈哈哈,哎哟诶,普通话好就是没法子~”…
生活逐渐被这些囤积的要紧事占据后,我有意识地让自己保持不卑不亢的姿势。在这个人少事多的学校里,做好属于自己的本职,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就够了。
听着一些人的告诫,接受一些人的帮助;看着一些人的自命不凡,面对一些人的耐心指点。人与人的不同,心与心的不定,一些人与一些人的明显对比,让我懂得了将心比心的重要。
不管走到哪里,人总是为自己而努力,不管遇到怎样的刁难,人总是靠自己解除困难。所以,我依然要将毫不褪色的饱满热忱,烘撒在自己最钟爱的事业之中。
Part.4
十一月三日,我的生日。
从未想过该如何去过这个异乡的生日,生日当天是在买道具和排练中度过的。或许学校把我的文章放在了“广东干部实践团”展板的首页,作为序言,这就是我最受宠若惊的礼物。晚上回到寝室,杂货市场的味道依稀还在,反而觉得生活特别甜蜜。
我喜欢这样的忙碌,虽然偶尔也有个别的无中生有会让人反感,但这都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我自信,越是成功的人事越是遭人怀疑,甚至无是生非。…
话说回来,越是选择45度仰望别人,那休怪别人135度仰望你…
开学拍的电影频道的片子默默地在六台播了,《小王升职记》。莎莎看后对我说,你的刘海需要打理了。我说,是啊。这个失败的韩式刘海从来就不喜欢我。逢上前几天化雪的日子,冰冰陪我弄了头发。看到如今这个黑色的梨花头,齐刘海,我总是发愁柜子里的衣服是不是该清理了。


耳边回荡起《金枝欲孽》里悠悠扬扬的《咏叹调》。若有若无的笛声,地飘进我的窗口,似曾相识。时而如春,缠缠绵绵,一种没有尽头的思念;时而如冬,萧萧瑟瑟,隐隐被刺痛的孤单。
喜欢《金枝欲孽》淋漓尽致的表演,但稍有不满TVB那家喻户晓的俗套模式。
称赞《金枝欲孽》惊世绝伦的故事,但恐惧晚上观看…
这部创下历年收视桂冠的经典宫廷大戏,让我至今还游离在剧中遍地的经典台词中。难怪有诸多影迷怀疑这部片子是不是请了内地编剧…
从《图兰朵》到《金枝欲孽》,虽然都没能搬上片断汇报的舞台,但很自豪能验证自己的编写以及编排能力。我很开心自己是很积极地对待这学期的表演。希望明年1月中旬的片断汇报能完成得很出色!
欢迎在北京的朋友光临电影学院B楼表演学院小剧场,观看我们08表2的片断汇报!


台词课我们分成3个小组,我们组在4号排练室上课。这个本属于09表本2班的教室让我们都呆了。金黄,金蓝,金红的侧目条,紫色帆布铺上的讲桌,挂满墙上的可爱合影,五颜六色的教室干净整洁,像极了陈兵老师的风格。老师指着墙上新生的照片对我们说:你们好好看看你们的师妹师弟们,看他们多有积极性!同样是2班,我们班的教室什么时候可以变得这么熠熠生辉啊?
我们确实心有愧疚地低下头…
想起大一,我们因为可以分到表演系顶顶有名的“黑匣子”(2号排练室)上课而自豪。起初的教室被我们打扫的一尘不染。时隔一年…赵老师诙谐地指着后台那几个积木块对我们说:难怪最近这么多人感冒发烧,我看后台那些道具积木块里04年的灰尘都还在!
Part.5
不喜欢抽烟人的烟圈不仅是因为自己的慢支,而是那样的雾是庸人自扰的空虚。我喜欢看着一杯热咖啡冒着的轻烟,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随着烟的飘散,咖啡冷却,但醇香依旧。
还记得我们拍毕业照时僵硬在相机前的笑容吗?那是我们想记录下自己最美青春的证明。一串串在单纯日子里留下的脚印,融上我们痛快的笑声,滴着我们不愿提起的泪珠,记忆的海水永远都是冲不走的。就像第一次偷偷在校园林荫的某树上刻下的名字,不会有人知道,但却能永远存在。
我会学着成长,偶尔试着拾起石子,在如今的生活中激起一点波澜,却不惊。给自己的记忆画上一眼过去的美,这也是离开校园后,我懂得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调。
也许青春真的会是这样子,由每个夸张的惊叹号组成,再由几个意犹未尽的省略号结束,接踵而至的一大堆问号刺激着我们善未成熟的心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