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陆川导演《南京!南京!》看后的一些想法。
(2009-05-01 05:22:53)
标签:
北京电影学院可可西里南京南京陆川 |
分类: PeK1ng* |
2009年4月30日.
晚上在华星看了《南京!南京!》,想了很久才决定写些感受。因为实在感受太多,我不想每个镜头一一发感触,觉得很拖沓。
因为专业的原因,每天与各类电影接触,所以现在看片子从深层化来讲,更重要的是看片子的立意;从专业角度来讲,是看片子在摄影方面的剪辑;从表演者来看,眼神的稳定和肢体协调是看出演技的直接方法。
当然,所有的成果归根结底在于一个人的专业功底以及历史文学分析。
而这个人就是导演——陆川。
在上中国电影史的时候,老师把《可可西里》当作教材片让我们写影评,那个时候,就觉得陆川导演的拍摄方式以及后期剪辑过程中,非常棒。而今天的《南京》同样让我看到了导演的长镜头以及大量后期特效中的高超技艺。
熟悉或者学过电影的人应该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很快就能猜测到导演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道具,每一个出场方式的寓意。
不错,一个聪敏的导演他会很合理地运用大量的“视听语言”,来很自然地编写题材。而《南京》的导演和编剧皆是陆川,他花了4年的功夫大量研究剧本的创作以及前期准备。改变了以往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质疑导演在某些镜头上美化日本人。
呵呵,我要说的不多,一是客观,二是主观。
回忆起来了?。
像“狗”…
导演用这一中景的定格说明了什么?
……
这样惨绝人寰的大规模法西斯侵略战争,连日本人都无法接受,其实早早在他们心中,他们在犯下滔天大罪的同时,他们内心已经疯了!他们只是日军首领下的一群群暴徒,他们像狗一样生活,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是狗,他们杀戮淫害,直到最后角川死亡的姿势,才最直观地表现了这一看似“美化”日军的立意所在。!
……
从大的剧情到细节处理,从灯光到音效,继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中国人终于又拍出了一部出类拔萃的历史题材影片,而这一次我们将不靠对自己的批判赢得掌声。
多的不想说了,表达太多会让自己觉得有负担。只希望每一位网络上反驳陆川导演的人尽可能多些理解。可能片子的深度和广度并不是每一位观看者能感受到的,因为毕竟观看者观看的角度不同。
如果你懂电影,
如果你懂得蒙太奇艺术的创造体系,
你会认为,
它的出现,是本片价值体现的升华。
如果你喜爱电影,
你将会发现,
在这部战争题材的片子中,
有一种无奈的美学镜头,
叫——太阳之舞。
这段感触本是写在随身日记里的,但实在觉得有些必要表彰而发。
似乎要为谁谁谁解释什么,其实并不然。
我只在表达一些观点,而不是以往的“抒发”。
这不是一份观后感,当然,也并不是大学里每天写的影评。
若对阐述有不同异议者,即可将之当作一次“碎碎念”。
换汝之一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