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天,时好时坏;
三月的人,时念时恨;
三月的味道,时有时无。
想念,交织着愁怨,弥漫在空气里。
我依然贪婪地呼吸着…
北京的四季最离不开的就是风了,寂寥而遐意。
三月的北京突然有了些暖意,可温差还是有12度以上.
也难免丹妮会说,柜子里一年四季的衣服不能收起来…
依旧游走于人世间,寻找着灵魂最终的皈依。
有太多话语想诉说。
指尖轻轻的起舞,那些悲伤与快乐之悄然蔓延...
*----*----*----*-
≈Part⒈
蓦地觉得女人像一朵芬芳四溢的花,一朵妖娆多姿的花,一朵美丽的精神之花。美丽的花都有着醉人的花瓣。而女人的色彩却如花瓣,每一瓣都有它的味道,它的魅力,都透着自己的执着,像一首歌,一朵云,都是带着甜甜的梦。
午后心情暖暖,
彩色的阳光若是明媚刺眼,都能给我带来一丝感动。晴朗的天气,我穿上明亮的衣服,还是喜欢把两边的头发搁置在肩下,刘海简单地往上梳理,眉眼带着一丝温柔,吸收着春天赐予的温暖。
镜子中的自己,
越发地显得清秀大方。很喜欢这样的感觉。比最初开学的时候多了许多的朝气与自然流露出的喜悦。也难怪有人会问,为什么表演系的女生大多都不喜欢放下刘海。
路上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望着我,她稚嫩可爱的面孔,让我微笑。于是这个小女孩也腼腆的笑着跑开了。远处喷泉在风中抛洒着水雾,有路过者围观或者照相。孩童跳着步子,或是用手指轻触涌动的水。一只经常看见的野猫又长肥了,看来不需要人照顾,它也能好好活着。
它是自由的,由此令人羡慕。
阳光恰好照射到自习室的窗帘上,打开窗,站在楼层高处看四周的建筑,拥有一种新的开阔感。要看的书,摊开再合上,一字也读不下。要整理的资料,积攒成灾,迟迟开不了头。感觉自己犹如一只单色的氢气球,想象着可以飞向梦想的地方。
只想随着朋友的调侃无忧无虑的大笑,只想陶醉于电影精彩的流离片段。
我喜欢这种简单的生活,拥有质朴的心。
*----*----*----*-
≈Part⒉
哥哥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电影学院,付出了艰辛的第二年。离开北京的那天,我没有送他也没有联系他, 因为心情格外轻松.
我只在不知道两天还是三天前的下午,挽着他的胳膊边摇边冲他喊:“甘杨,我爸说他想喝酒了,问你什么时候去找他!?? ”
三试出榜的那天下午,离公榜的时间只差半小时,因为答应哥哥帮他提前看榜,
我第一时间从系里出来直接奔到黄线以外的禁区.平时和蔼可亲的保安们索性直接拦截我,盛气凌然地吼了我一声,即便跟我指了指黄线那头的地方,直接忽略了我自认为理由充分地那句“我是零八的!”。
一些正在贴榜的师哥们叽叽咕咕地说“那丫头是2班的吧?林小凡你让他冲进来的.?”然后就看到小凡戴着工作证瞬间郁闷的表情…我向他使劲打眼色,指着手里的电话用尽了各种形象化的手语,告诉他哥哥的考号。他拿出了电话又放了回去,又拿出,又放了回去。然后还是无奈地指了指胸前的工作证。
黄线那头是等待结果的考生们,还有一直以来陪伴他们的家长。已是第3场考试了,等待结果的也只有剩下为数不多的500人。半小时的等待无疑是他们最难熬的时刻。无奈之下,考生们都拿着相机远距离把红榜处拍下来,然后无限放大地寻找自己的考号。记得去年每次发榜也是这样,不到最后一秒不让考生进区域。林小凡最后美齐名曰地告诉我“官方回答:这样可以保持考生在看榜后第一时间的兴奋感。”
然后乌鸦飞过,泪流满面…

09年的艺考就这样跟着时间过去了。今年武汉和北京的时间有很大的冲突,庆幸的是上海和北京的时间比起08年的“超级无敌”冲突有了很大的转变。明年就该自己参加招生工作了,不知道会是选择体验工作还是回家过年。
09的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怎么样了,会是喜极而涕还是永不放弃梦想。不管怎样,我们只清楚地知道,付出了就不必后悔了。人生中得以让人思考的东西很多,过程是收集的,而是不缅怀的。
珍惜中学剩下的所有所有吧!大学后,看到一些朋友日志里写得最多的就是对回忆的憧憬,对大学的无奈。
永远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这个南方小城还温暖,
永远没有任何一种口味比妈妈熬得绿豆汤还让人记忆犹新。
永远没有任何一刻的回忆比中学更单纯,更让人觉得塌实,
让人觉得人与人的沟通相处竟然会如此美妙,如此惜惜相通…
*----*----*----*-
≈Part⒊
很长时间以后,每每看到学校制服,背着书包,捧着书打面前经过,总会想起那时的自己,很乖戾。曾经也是这个季节,在同桌奋笔疾书的时候,抬起头看看外面的天蓝,只是望那么一下,然后又埋头看书…
望见了几分钟前嘴边偷吃的香草雪糕,
望见了几个月前与爱人分分合合后的温存,
望见了几年前的自己一出校门,第一时间热腾腾地奔去早已摆在门口的小摊点,
…
可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真实地望到每前进一步的自己。
望不到两个月后的种种变化,
望不到高考的前一夜的度刻如年,
望不到填志愿时的犹豫不定,不知所措,
望不到五个月后散伙饭上,那个曾让你不屑一顾的他,竟然有这般真情流露,感性地为毕业典礼而流泪。
是的,过去的人与事,有时候像是电影精彩回顾,在我脑海里不断翻腾,直到像是要把我自己给搅混了。分不清过去与现在,方才罢手。瞬时被强硬的力量拉回到现实,所有的印象都会戛然而止。只是有些思绪始终飘的远远的。甚至会怀念从前的冬天,寒冷的天气刺骨的凉风,以及让我特别心酸的故事与所走过的路途,或者是一些扯谈了几百变的光荣历史。我们总在不断思守着过去,会宁可相信未来是在回忆中设想出来的。也不会在大雨过后真正地对自己怒吼“我为明天真正做过些什么?!”
这个时代的我们,不喜欢总有人这样在耳边呓语,也不需要别人努力为我们喊加油。因为我们知道,别人的加油总是使不上劲的,所谓幸福是自己给的。安妮说,时间是用来“浪费”,不同人而已,所以请不要跟着别人挥霍。
≈Part⒋
时常记忆被追溯到某场另人流泪的梦境里,那场梦很长很美,美得至今都后悔为何会这么早的被叫醒。习惯睡前翻看手机里存放的记忆,虽足以刺痛我每个神经,还是忍不住的去回想。以前习惯睡前发发短信安然入睡,特别想半夜醒来发现自己手机又多了一条温馨话语。
穿上粉色的睡衣,单纯的美好以足够让我开心。我想我自己是依赖了这样的感觉直到现在每天睡前都要看看自己手机有没有盼望中的短信.虽然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每个人用各种方式逃避压力,且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逃避,于是更加困顿。尘埃落定,放自己一个假。
故事过去了,就随风散了吧。毕竟这是有违背两个人原则的事.忍受在原则以内,不必追究过往,也不愿再说。静静的,轻轻的,一遍一遍的逝去……
*----*----*----*-
≈Part⒌
下学期的课程明显紧张了很多,新添的大学语文和外国电影史把周末黄金时间侵占了。每当整个系一起上大课的时候,人数总是从多到少又到多,中途下课是同学们直接的溜走方式,然而,大约下课前的半小时,老师总会边讲课别斜视零零散散消遣完大步走进来的人们,并无奈地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其实,老师也很厌倦一口气点完几十个人名字,点名是件虽然痛快但又麻木的事,可是这又是大学里唯一能异词束缚学生的法子.
生活一如以前,忙碌又充实。很惬意的环境,很积极的氛围。偶尔下课完事儿后会打开校内,看看“开心农场”,幸灾乐祸地开始"偷东西"。
新学期的形体课换了老师,是汤旭丽老师。因为之前两位都是男老师,这次汤老师带课,觉得好有亲切感,像一位有气质的温柔妈妈.
呵呵..觉得形体课越来越有活力了,一贯的热身运动让人朝气蓬勃。这学期的任务是民族舞和瑜珈。刚学习完蒙古舞,接下来是西藏舞了。瑜珈的时候总觉得我的四肢和腰要分裂一样,觉得整个人在无限延伸。

王江老师依旧在他的声乐课前告诉我们,中午又在金钱豹吃多了,或者说下个月去日本买衣服。以此潜意识地告诉我们声乐课他不在时要好好课后练习。呵呵,上学期的时候经常把他跟陈悒院长弄错,因为真的长得太像啦…还记得有次表演课的时候,向能老师气急败坏地问我们“是谁当着院长面喊王老师好啊?!
我在旁边都不知道怎么帮你们解围..v_v ”
开学竟然在“历史的河流”里看到了徐燕老师的照片,第一感觉是吓到,因为黑白照片难免觉得没那么远吧?当时的老师,好年轻的感觉,但是现在依旧漂亮无比精神抖擞,呵呵。台词期中考试定在4月中旬,行课的第九周。庆幸北方春天晨功的天气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少了快毕业的师哥师姐,觉得一下子人少了很多很多。
正阳老师应证了他在为我们排期末作业时的那句话:“这可真忙死我了!这向能还真聪明,赶上最后这一个月去拍自己的戏把一堆排练的事丢给我?~等着等着等着~~看我开学非休息一个月不可!哈哈哈哈..”一_一..虽然30多岁的两个人不应该如此计较。但不能不承认,赵老师您这一诺言真让我们见识到了,一向上课坐在正中间等着最后发言的向能老师,基本把这学期的话都激活了~
哈哈..
这学期表演进入小品阶段。我们要自己编小品,写剧本,找时间排练,按小品五要素完成作业。这再也不是之前的观察生活练习了,需要掌握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一个个的作业被老师否决,被老师训斥,真的茫然了太多次,第一次看到向老师如此大的发火。有时候想小品想得无法入睡,起来接着构思。到底怎么样的作业老师才能说是“合格”呢?我们不知道。只知道,已经一学期过去了,已经是一个专业的表演者了,再不是业余爱好者或者艺考的考生。需要懂得的要素太多太多了。

很喜欢钢琴干净的声音。
如果不认识Yiruma,那知道<Kiss the
rain>吗,
嗯,就是他的曲子,韩国人。
可能他跟钢琴在一起的时间比跟任何一个人在一起都久,
专辑取名《P.N.O.N.I》,意为《钢琴与我》。
孤单时,听温暖的声音。
想念时,听温暖的声音。
容易忘记一些声音。
但温暖的感觉始终依旧若隐若现..
嗯,
假期回家。
做自己想做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