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质能方程,有几个人会听说相对论?如果没有质能方程,有谁会把原子弹与爱因斯坦联系起来?如
果没有质能方程,原子弹的发明是否要推迟?…… 质能方程如此这般,当然值得我们去查考它的由来和含义。
质能方程:
出自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一篇论文《狭义相对论》,最后一页的一个推论。文中说,“静止”的质点或“静止”的物体,它的能量就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关于这个“静止”的真正定义!
该论文从“光的运动方程”开始,后来推广到电和磁,最后却应用到“静止”物体上。那么请问,这个“静止”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还是相对于光而言的?
如果真的静止,它与光速怎能扯上关系?通读整篇论文,实在也查不出,一个静止的物体会与光速有什么联系!
所以,“静止”就只能是相对于光而言。“静止”就是与光同行;“静止”实则以光速运动!
因此,对观察者而言,这个“静止”的质点,却是以光速作运动的;这个“静止”的物体,它的内部物质却
是以光速做随机运动的。比如原子核,看似静止,实则以光速在极小的空间内作随机运动。所以,释放一点质
量出来就是巨大的能量。这样就简单直观地解释了原子弹的基本原理。
一百多年来,人类的科技实践证明了质能方程的伟大和正确。质能方程是爱因斯坦一生最大的成就。质能方程也证实了那句哲学名言:静止都是相对的,而运动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