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标签:
杂谈 |
什么是感觉统合?
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感统失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走路易摔倒、多动不安、情绪不稳定,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不愿与人分享玩具和食物等。
2.视觉感不良。有些孩子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却无法顺利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常把数字写颠倒,比如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等。
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丢三落四等。
4.触觉过分敏感。这样的孩子往往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过分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行为(反复重复某一个动作)。
5.触觉过分迟钝。表现为对于疼痛不敏感,偶尔磕碰或者打针时不觉得疼;爱咬手指甲;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成长发育中,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稍有偏差便容易产生感觉统合失调。这类情况在孩子中发生还是相当普遍的。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发生感统失调的可能性较大呢?
游戏名称:双人两脚走(亲子游戏)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地板(或场地)上画好圆圈、曲线、或长方形等、小障碍物若干。 游戏活动:让孩子骑在成人脖子上,握紧孩子的双手,或快或慢、或走或跳,自幼绕行 与小障碍物之间。成人从背后用双手扶住孩子腋下,让孩子的双脚站在成人的双脚上, 和孩子一起边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边沿着画好的图形走。 游戏名称:小小“飞行员” 游戏目的:强化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觉,对平衡能力及本体感帮助很大。 游戏活动:成人一人抓住孩子的脚、一人抓住孩子的手,抬起后进行左右和上下的摇摆 或晃动。孩子可以采取仰卧或俯卧的姿势。 游戏名称:抓泡泡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追逐能力。 游戏准备:泡泡瓶一个。 游戏活动:成人用泡泡瓶吹出泡泡,逗引孩子注意。鼓励孩子追逐泡泡、并用手去抓泡 泡。 游戏名称:拔萝卜(亲子游戏) 游戏活动:让孩子当萝卜。宝宝躺在床上,爸爸拎其腿或脚踝往斜上方边拔边有节奏地说“嘿呦嘿呦,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让孩子合着节拍反复弯曲膝盖、伸直膝盖。 当说到:“拔出来啰!”时,就拉直孩子的腿。然后妈妈从头到脚咯吱或轻抚孩子,模仿 洗“萝卜”的样子,最后妈妈亲亲孩子,假装要吃“萝卜”。 游戏名称:吊吊床 游戏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靠近时放到他手中。
米的距离;
之,通过学习馨妈认为感统游戏,多是运动游戏,感统学习实际就是运动学习,让孩子 多到户外运动,多接受阳光,微风吹拂,现在游乐场很多,比如蹦床、滑梯、秋千、球 池、弹跳球、迷宫、气垫床等这些游乐设施都非常符合儿童感统训练。在游戏过程中, 大人要注意安全,但不要过分强调安全,要保证绝对安全就什么也不能做了,那对孩子 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上,大人对孩子的过分呵护,是对自我情感的一种保护,孩子受到 伤害大人心痛,为了避免自己情感受到伤害,就极端地保护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对家长 和孩子都是不利的。因为小时家长教育不当,孩子长大后出现很多毛病,孩子没有成材, 给父母又带来了负担,父母背后抱怨孩子不争气,其实,家长也要反省孩子小的时候你 对他施加的影响是否科学。最后,让我们一起在不断学习中做个好父母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