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2008-11-06 19:40:03)
标签:

杂谈

    说起这个感觉统合能力以前馨妈还真没怎么太留意,只是知道小孩子的爬行学习是很重要的。记得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还是在馨馨9个月去做智能测试时听大夫提到过一次,记得当时大夫说:“不让宝宝用学步车,因为用了学步车有可能造成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不好。”当时馨妈还是似懂非懂。不过因为听了大夫的话家里的学步车几乎就没用。

    今天馨妈在辽沈晚报上看到一位8个月宝宝的妈妈问育儿专家为什么她家的宝宝脾气特别不好,专家回答要加强孩子的触觉及感觉统合能力训练。又一次接触感觉统合能力训练这个词,让馨妈再一次感觉到这个事儿的重要性。

    于是馨妈赶紧收集了一下这方面的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馨妈发现这个感觉统合能力可真是太太重要了,它关系到宝宝长大上课是不是能够认真听讲,关系到孩子是不是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专注力与学习能力等多方面事情。为了能够引起家人的重视,馨妈晚上赶紧把学习成果向宝爸、宝姥爷、宝姥姥这些经常和馨馨在一起的人做了传达,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同重视。下面馨妈就把自己学习的一点粗浅心得归纳一下并与大家分享,也以便自己以后查阅起来方便。呵呵!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照片拍于10月7日】

什么是感觉统合?
  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项目看起来是很简单的玩具和动作,但对于孩子身体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很有用的。以红黄蓝绿色为基调的设备能够刺激孩子的视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爬行、抬头仰脖、以及钻圆环时身体的一收一缩,让孩子的前庭觉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帮助孩子发展控制平衡、距离、空间的能力。  

感统失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走路易摔倒、多动不安、情绪不稳定,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不愿与人分享玩具和食物等。
  2.视觉感不良。有些孩子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却无法顺利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常把数字写颠倒,比如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等。
  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丢三落四等。
  4.触觉过分敏感。这样的孩子往往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过分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行为(反复重复某一个动作)。
  5.触觉过分迟钝。表现为对于疼痛不敏感,偶尔磕碰或者打针时不觉得疼;爱咬手指甲;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馨妈学习后发现3岁以前使宝宝感统能力发育的关键期,由于宝宝的各种器官都在

成长发育中,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稍有偏差便容易产生感觉统合失调。这类情况在孩子中发生还是相当普遍的。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发生感统失调的可能性较大呢?

 

    1.剖腹产所生下的孩子。由于出生时皮肤没有受到应有的挤压和刺激,皮肤触觉不

容易被唤醒,容易造成触觉过分敏感或迟钝。

    2.人工喂奶的孩子。由于吮吸奶嘴时只有一种吞咽动作,不像母乳喂养可以前后以

及左右吮吸。单一的吞咽姿势导致口腔肌肉没有得到锻炼,可能会造成口腔触觉敏感,

致使长大后出现挑食、偏食、长牙慢甚至口吃等症状。
    3.祖父母或保姆带大的孩子。由于过于悉心照料,经常把孩子抱在怀中,不让孩子

乱爬乱动,关在家里不出去活动、没有与外界的交流,这样长大的孩子会丧失很多能力,

活动空间狭小最容易导致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

    想来我们馨馨就是剖腹产生的,为了长大不必为孩子上课不听讲等一系列问题而过

分操心,馨妈还是决定从现在开始注意馨馨的感统能力训练,当然这些训练是可以在日

常的游戏中进行的,现在馨妈就把自己收集总结几个比较实用的家居的感统训练小游戏

与大家继续分享一下:

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游戏名称:投球

游戏目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学习观察和探索目标。

游戏准备:废旧报纸、脸盆或纸篓一个。

游戏活动:在孩子面前将旧报纸揉搓成团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经有一定

动手能力,可以请孩子一起参与揉搓报纸)。让报纸球在地上滚动,激发孩子游戏的兴

趣。与孩子一起玩丢球、滚球、追球、捡球的游戏。成人示范将纸团投入筐内,然后引

导孩子玩“投球”。

 

游戏名称:搬运工

游戏目的:练习下蹲捡物,学习听指示做动作。

游戏准备:玩具若干,装玩具的容器一个。

游戏活动:将玩具摊放在平面上,成人走开一定距离。请孩子拿一样玩具走到成人处交

给成人(如果孩子已经具备对玩具的认知,成人可以指定孩子拿取某一样玩具)。孩子

完成“任务”时,成人要给与表扬。

 

游戏名称:双人两脚走(亲子游戏)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地板(或场地)上画好圆圈、曲线、或长方形等、小障碍物若干。

游戏活动:让孩子骑在成人脖子上,握紧孩子的双手,或快或慢、或走或跳,自幼绕行

与小障碍物之间。成人从背后用双手扶住孩子腋下,让孩子的双脚站在成人的双脚上,

和孩子一起边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边沿着画好的图形走。

 

游戏名称:小小“飞行员”

游戏目的:强化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觉,对平衡能力及本体感帮助很大。

游戏活动:成人一人抓住孩子的脚、一人抓住孩子的手,抬起后进行左右和上下的摇摆

或晃动。孩子可以采取仰卧或俯卧的姿势。

 

游戏名称:抓泡泡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追逐能力。

游戏准备:泡泡瓶一个。

游戏活动:成人用泡泡瓶吹出泡泡,逗引孩子注意。鼓励孩子追逐泡泡、并用手去抓泡

泡。

 

游戏名称:拔萝卜(亲子游戏)
游戏目的:用身体运动感受节奏,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游戏活动:让孩子当萝卜。宝宝躺在床上,爸爸拎其腿或脚踝往斜上方边拔边有节奏地说“嘿呦嘿呦,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让孩子合着节拍反复弯曲膝盖、伸直膝盖。

当说到:“拔出来啰!”时,就拉直孩子的腿。然后妈妈从头到脚咯吱或轻抚孩子,模仿

洗“萝卜”的样子,最后妈妈亲亲孩子,假装要吃“萝卜”。

 

游戏名称:吊吊床

游戏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游戏要求:让孩子躺在吊床上或浴巾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左右摆动。
难度设置: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

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帮助给予: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扎。

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靠近时放到他手中。


游戏名称:袋鼠跳
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

米的距离;
帮助给予: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

 

     当然像钻桌子,让孩子走直线以及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的游戏都是不错的选择。总

之,通过学习馨妈认为感统游戏,多是运动游戏,感统学习实际就是运动学习,让孩子

多到户外运动,多接受阳光,微风吹拂,现在游乐场很多,比如蹦床、滑梯、秋千、球

池、弹跳球、迷宫、气垫床等这些游乐设施都非常符合儿童感统训练。在游戏过程中,

大人要注意安全,但不要过分强调安全,要保证绝对安全就什么也不能做了,那对孩子

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上,大人对孩子的过分呵护,是对自我情感的一种保护,孩子受到

伤害大人心痛,为了避免自己情感受到伤害,就极端地保护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对家长

和孩子都是不利的。因为小时家长教育不当,孩子长大后出现很多毛病,孩子没有成材,

给父母又带来了负担,父母背后抱怨孩子不争气,其实,家长也要反省孩子小的时候你

对他施加的影响是否科学。最后,让我们一起在不断学习中做个好父母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就是馋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