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之谜[4]--《情榜》之谜
在《红楼梦》提到的有关记录金陵女性的册子中,我们所能够见到的只有三本,分别是正册,副册,又副册,在这些册子中,曹雪芹为主要人物写下的判词和曲子,为后人研究她们的命运结局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而刘心武先生通过对古本中批语的仔细研究后发现,曹雪芹在全本《红楼梦》中设计的册子远不止这三册,而这些册子最终组成了红楼《情榜》,记录的年轻女性多达一百零八位,但八十回后内容已经遗失,我们就无法知道曹雪芹设计的其它册子的真实面貌,刘心武先生却认为,通过文本细读和对古本中批语的仔细研究,是可以探佚出金陵十二钗其它册子的大体内容的。
刘心武先生认为除了三本册子之外还有,是有根据的,在古本《红楼梦》里边,有署名脂砚斋或者是畸笏叟的一些批语,有一条畸笏叟的批语写到“前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红楼梦》畸笏叟批语”就是他批这个书的时候,有时候还没有看到曹雪芹后面写完的一些情节,他就猜这些十二钗有几组,都是谁,然后他自己说总不准确。他猜的和曹雪芹后面写的不完全对榫(sun),自己猜出来的都是暂时的,散漫的来排序的,但是到最后他整理完了曹雪芹的全部书稿,看到最后明白了,于是就在批语里边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说至末回,就是到最后一百零八回,就有《情榜》,而且提到的册子有正册,副册,再副册,就是又副册,还有三副册,四副册。所以最起码有五个册子。“芳讳”就是过去人的名字,不能乱叫的,尤其女性的名字,是一个芬芳的一个称谓,得随时回避,不能乱叫,叫“芳讳”。他直到看了《情榜》,才知道原来是分成这么多组,原来每一组里边的十二钗是这些女子。通过这条批语,刘心武先生认为最保守的估计,应该是有五个册子,因为他已经明确告诉我们,除了正册,副册,又副册,还有三副,四副。《红楼梦》这本书是有很多不同的名字的, 脂砚斋在眷抄,编辑,以及写批语的过程当中,一直主张叫《石头记》,但是曹雪芹本人一度主张把这本书叫《金陵十二钗》,这在第一回里边有明确交代,可见曹雪芹在构思和写作这部书的过程中,对于一组一组的这些女子是十分珍爱的,把她们每十二个人分成一组。怎么排列她们的顺序,他是殚精竭虑的。
刘心武先生认为,通过对古本《红楼梦》脂砚斋或者畸笏叟的批语可以明确的推断出曹雪芹全本《红楼梦》记载金陵女性的册子最少有五本,但无论是古本还是批语中都没有写到三副,四副中究竟记录了哪些女性。他认为,贾府的小姐,按年龄顺序排列是元、迎、叹、惜,连起来的谐音就是“原应叹息”。她们的丫头是配伍的,书里边写到,元春的大丫头叫抱琴,可见元春是会弹琴的。迎春会下棋,书里边多次写迎春下围棋,所以她的首席大丫头叫司棋。探春是一个书法家,所以她的首席大丫头叫待书。司棋很重要,她的故事比较多,刘心武先生认为她应该在又副册里边,所以三副册里边除了司棋,其他三个首席大丫头都要排进去。她们分别是抱琴,待书,入画。
刘心武先生认为,还有一位就是王夫人屋里的丫头彩霞。这个丫头并不跟宝玉好,她跟贾环好,在第五十几回里边有很多关于彩霞的一些故事。
还有一位就是素云。她是李纨的首席丫头。
还有一位是翠缕。她是史湘云的丫头。最早应该也是贾母的丫头。因为根据书里边描写,史湘云在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双亡,叔叔婶婶养着她,对她又不是特别好,所以她经常到贾母这儿来,这是她的祖姑。贾母很疼爱她,就把自己的丫头派给她,伺候她,后来这个丫头跟着她回到她的叔叔婶婶家去。这就是翠缕。翠缕有一个重要的情节,就是她跟史湘云两个人在大观园里边论阴阳,而且在论阴阳的最后,还拾到了一个金麒麟。这也是一个给人留下印象的丫头。
还有一位就是雪雁。雪雁不是贾府固有的丫头,她很可怜,是从江南随着林黛玉进京的。她在大观园里边跟其他的丫头没有任何共同生长的经历,共同相处的经历,她是很悲苦的。如果林黛玉很健康,最后嫁了,甚至嫁给宝玉了,她的前途可能就会一片光明,会跟着林黛玉安顿下来。但是林黛玉死了,林黛玉死了以后,她就成了一个难题,因为根据当时富有家庭的游戏规则,这个丫头既不是贾府家生家养的,也不是贾府花银子买来的,是亲戚家的,而且她伺候的主人死掉了,就应该把她退回去。所以雪雁是一个命运前途比其他人都更渺茫的一个。
然后就是一些宝玉身边的丫头,秋纹,碧痕,小燕,四儿。关于秋纹也是有一些故事的,秋纹这个人很小气,贪小,但是她有两面性,她对比她地位低的一些婆子丫头还挺凶。有一次她陪着宝玉在大观园里边走路,宝玉方便完了以后要洗手,天气很冷,水盆里的水凉了,她看见一个婆子提着一个热水壶走过来,她就问那个婆子要这个热水。婆子说这热水不能给你,这热水是给老太太的,老太太等着用呢。秋纹就扬高声,意思是你看看我们是谁。婆子一看,原来是秋纹姑娘。但另外一面,秋纹在强势的人物面前,又表现得非常大度,非常愿意让步。就是很会做人这个人。所以在曹雪芹笔下,这些人物虽然是很小的角色,都写得很丰富多彩。碧痕是经常伺候宝玉洗澡的,书里边通过其他丫头透露,说有时候一洗澡洗好几个时辰,最后连床上的席子上都汪着水。有这么洗澡的吗?小燕又叫春燕,她也在册子里边。
还有一位就是小螺。就是薛宝琴的丫头。刘心武先生认为这些丫头构成了《三副》,也就是第四个册子。
刘心武先生认为,《四副》这个册子的成员应该很整齐,就是红楼十二官。在《红楼梦》中,红楼十二官是惟一一个以集体形式亮相,最后又被迫分离开来,并最终形成各自命运结局的一组女性。虽然人数众多,但在曹雪芹笔下,红楼十二官依然是个个神采飞扬,艺术形象突出,但终究因为依附于一个已经开始没落的大家族,红楼十二官最终的命运结局都非常的悲惨。元妃省亲的时候,为了准备在省亲的时候让戏班子演戏,增加喜庆的气氛,贾府就特派贾蔷到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这些女孩子原来可能都有名字,但是到了贾府以后集中训练,是在一个叫梨香院的院落里边,派教习教她们戏,给她们排戏。给这十二个女孩子都取了艺名,最后一个字都是“官”。后来书里边写到,由于朝廷里边薨了一个老太妃,皇帝要表示他要以孝治国,就把丧事办得很隆重,而且就下命令从官府人家贵族家庭一直到普通平民都不许唱戏了。在一段时间里边禁止娱乐了。所以贾府又由于贾元春根本不可能再省亲了,就把戏班子解散了。解散以后就有一个说法,说她们当中谁愿意回家,贾府还给银子放她们走。谁愿意留下,就在贾府里边分到各房当丫头。结果十二官留下了八官,有的认为自己父母当时把她们卖出来根本不顾忌她们,所以愿意留下来。还有的是觉得贾府对她们还不错也愿意留下来。
没有留下的四官,有一个已经死掉了,是在到了贾府以后演戏的过程中死掉了。叫菂(di)官。
还有一个叫龄官,前面她很重要,有龄官画“蔷”的情节。而且在梨香院里边,宝玉最后顿时获得一个醒悟,就是人的享受的情分是各有缘分的,已经写到龄官和贾蔷的爱情,显然在八十回后会写到龄官是嫁给了贾蔷了。
还有两个小姑娘,一个是宝官,一个是玉官。
留下来的八官有芳官,这是一个到后来很抢戏的角色,芳官的性格是和晴雯很接近的,因此就很难写。靠色。她们年龄也差不太多,地位后来都是怡红院的丫头,性格都是比较浪漫,比较随便,但是曹雪芹还是能写出她们两个的区别。到后来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曹雪芹是专为芳官来特写的,多少小姐丫头在那儿集合,群芳。但是对芳官进行了重点的形态,外貌的描写,“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色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得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红楼梦》死六十三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心武先生认为十二官的排列顺序应该是这样的:龄官,就是后来改名叫椿龄的那个人。
第二个是芳官。
第三个是后来到贾母那儿当丫头的文官。
第四个是后来分给林黛玉的藕官。藕官是有故事的,藕官烧纸钱,她给菂官烧的纸钱。她们俩在舞台上扮演夫妻,最后弄假成真,她们俩成了一对同性恋人。曹雪芹写到这儿的时候,丝毫没有否定和讥讽的意思。
还有就是蕊官。蕊官分给了宝钗。
还有就是葵官。分给了史湘云。
还有就是艾官。分给了探春。
还有一个是荳官。分给了薛宝琴。
还有一个是茄官。分给了尤氏。
还有的就是菂官,宝官,玉官。
刘心武先生认为,这十二官总体来说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因为她们是学戏的,唱戏的,她们很浪漫。她们之间会产生同性恋,就很浪漫,而且很大胆。第二个特点就是她们非常团结。她们比其他丫头群体团结,书中写到赵姨娘跑到怡红院去向芳官兴师问罪,其他几个叫官的丫头听说以后,立即就跑到怡红院去了,其中有藕官,蕊官,葵官,荳官。四个人冲进去以后,一个顶住赵姨娘的前胸,一个抵着赵姨娘的后背,一个抱着她左胳膊,一个抱着她右胳膊,放声大哭,说你把我们打死吧,把我们一块儿打死。其实她们在搓揉赵姨娘。她们后来的命运当然都很不好,估计很多官随着贾府的陨灭,都是或打,或杀,或卖的结局。
到这儿,五组十二钗总共是六十钗,规模已经非常大了,但刘心武先生认为,《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并不是到此为止。根据周汝昌先生的研究,金陵十二钗的册子一共有九册,所容纳的女性的数量是一百零八位,它符合《红楼梦》文本的总体规律,就是它有一个九和十二的相配伍的关系,也就是说还有五副,六副,七副,八副。
在古本《红楼梦》畸笏叟的批语中,有一句话叫“至末回《情榜》”,刘心武先生分析后认为,曹雪芹在他所写的全本《红楼梦》的最后一回,一定有一个《情榜》存在。而这个《情榜》汇集了所有册子中的女性,而这些册子的数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达到了九册之多。所记录的《红楼梦》中的年轻女性人数多达一百零八人。这一点非常类似于另一部古典小说《水浒》,但和一百单八将的《英雄榜》不同的是,在这个人数众多的《情榜》中,除了惟一一位男性贾宝玉外,其他人上到皇妃,下至低位低下的丫鬟,全都是女性。
刘心武先生认为,《五副》,就是第六个册子里边有二丫头。二丫头这个角色很重要。宝玉在秦可卿办丧事过程当中,送殡过程当中,随着王熙凤到一个庄院里边去临时休息一下,其实就是王熙凤要在那儿方便一下。宝玉这个时候第一次见到了农村的景象,见到了一些村妇,其中就有二丫头。宝玉看见农庄的房子的炕上有一个纺车,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去玩,二丫头过来就说,你不知道什么东西,我弄给你看,二丫头还纺线纺给宝玉看。最后宝玉随着王熙凤他们又重新归到送殡队伍当中去,要告别这个农庄,就有了惊心动魄的一笔,“一时上了车,出来走不多远,只见迎面那二丫头,怀里抱着他小兄弟,同着几个小女孩,说笑而来。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料是众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红楼梦》第十五回”。二百多年以前这样一位作家写到一个贵公子偶然见到一个农村小姑娘以后何以这样下笔,刘心武先生认为,这是一个伏笔。在八十回后故事发展当中,二丫头还会出现。
然后就是 卐(wan)儿,这是一个和宝玉的小厮焙茗相好的宁国府的丫头。
然后就是瑞珠,宝珠。这是在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时候,一个触柱而亡,一个就表示她愿意当义女给她摔盆,愿意去守陵,永远不再回宁国府了的丫头。
还有一个尼姑叫智能儿,就是秦钟的一个情人。
还有一个就是书里边唯一出场的妓女,就是云儿。在冯紫英的那个宴席上,酒宴上唱曲有云儿。
还有青儿,就是刘姥姥的一个外孙女。
还有就是宝玉房中的小丫头佳蕙。
还有就是迎春房中的丫头绣橘。探春那儿的丫头翠墨。 惜春那儿的丫头彩屏。
最后应该是坠儿。就是偷虾须镯的那个丫头。
以上就是《五副册》中的十二钗。
刘心武先生认为《六副册》,就是第七个册子里边会收入的丫头有:
琥珀。这是贾母的丫头。春纤,是黛玉的丫头。碧月,是李纨的丫头。
佩凤、偕鸳、文化,是贾珍是侍妾,
还有就是靛儿。就是她问宝钗,你拿没拿我扇子。宝钗就借这个茬儿,大发雷霆,敲山震虎,话语就曲里拐弯的指向了宝玉和黛玉。
还有就是宝玉其他一些丫头,有的只出现一次,后面不再写了,写得很神秘。有的书里交代是死掉了,或者被撵出去了。其中就有媚人,檀云,绮霰,可人,良儿。
刘心武先生认为,《七副》就是第八个册子中应该收录的是:
张金哥。这是王熙凤害死的一个女子。王熙凤弄权铁槛寺,造成了张金哥的死亡。
红衣女子。宝玉在焙茗的陪伴下,偷偷的在过节的时候,跑到袭人家里边去,看袭人在家里边怎么过节,就发现袭人家里的炕上还有袭人的一个两姨的姐妹,一个红衣女子。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伏笔,在八十回后,这个红衣女子还会出现。
还有就是周瑞女儿。
还有娇杏。这是贾雨村后来续娶的一个女子。原来是甄士隐家的一个丫头,最后被贾雨村先是接过去,后来原配死掉了就扶正了。
还有王熙凤的丫头丰儿。尤氏的丫头银蝶。
还有就是迎春的小丫头莲花儿。莲花儿在故事当中是有重场戏的。司棋带着一群丫头去闹厨房,打砸抢,其中莲花儿就是急先锋。
还有就是蝉姐儿。她是探春的一个丫头。
还有炒豆儿。是尤氏的一个丫头。
小鹊。前面报信的丫头,是赵姨娘处的丫头。
臻儿。香菱的丫头。香菱本身是个丫头,但是她的地位比一般丫头高,她是一个准小老婆。她被薛蟠霸占以后,是个准小老婆,所以她有丫头。
还有就是嫣红。嫣红就是贾赦逼娶鸳鸯没有成功,就花银子买了一个女子,满足自己的色欲。就是嫣红。
通过刘心武先生的悉心整理,一个汇集了众多主子丫鬟的红楼群芳谱已经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刘心武先生认为,曹雪芹在全本《红楼梦》最后一回写到的《情榜》应该是九个册子,容纳了《红楼梦》一百零八位女性。在前面的八个册子中,基本上已经把《红楼梦》中像样的年轻女性全部搜罗殆尽,其他的不像样子的女性也是有资格入册的。她们也是社会的牺牲品,她们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恶,坏品质等等更多的是社会因素,人际因素造成的。刘心武先生认为,《八副》,也就是的第九个册子里边会列入的女子有:
夏金桂。
宝蝉。夏金桂的丫头。
参与虐待尤二姐的,导致尤二姐死亡的秋桐;善姐。
然后就是府里边的两个荡妇,就是鲍二家的;多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