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玉刚教授简介

(2015-06-12 15:18:35)
标签: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薪酬管理

绩效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

教学与科研

分类: 作者简介

 

http://s10/small/001trvVazy7zNn4YPGh49&690 

 

姓名:郑玉刚

职称:教授

电子邮箱:2287390818@qq.com

 

个人简介:

郑玉刚,男,1975年6月出生,汉族,江西宜春人,中共党员。1994-1998年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2006年在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8-2011年,历任宜春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员、宜春学院助教、宜春学院讲师、宜春学院副教授,2012年任宜春学院教授。2009-2012年曾被聘为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2009年荣获“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为“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分配激励理论与方法、定性评价打分法的杠杆效应及其化解方法、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价的得分上限公式等。

 

教学情况:

主讲本科生课程: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Excel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办公自动化、工作分析与评价、会计学原理、审计学、市场营销学等。

 

主持科研项目:

(1)宜春学院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2003年6月-2005年12月。

(2)宜春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理论框架》,2006年6月-2008年6月。

(3)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推行障碍及其化解对策研究》,2004年9月-2005年12月。

(4)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项目:《对企业动态股权激励制的研究》(05YJ201),2005年2月-2007年12月

(5)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教职工考核与分配制度研究》(06ZD072),2006年10月-2008年12月。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股份制分配缺陷视阙下的我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07JA630076),2007年11月-2012年11月。

(7)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优化与软件设计研究》,2019年12月-2022年12月。

 

主要专著:

基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9月。

 

主要代表性论文:

(1)关于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8):151-154.

(2)关于高校聘任制改革的若干思考,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62-66.

(3)关于高校社会服务中心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皖西学院学报,2005,(4):130-132.

(4)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对按股分配缺陷的修正,企业经济,2005,(8):64-66.(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5)城镇职工重特大疾病风险安全保障体系探究,特区经济,2007,(6):224-225.(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6)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动态分配研究综述——基于动态股权制的考察,生产力研究,2007,(21):142-144.(CSSCI源刊)

(7)国内对动态股权制研究综述及展望,新疆社会科学,2007,(5):27-32.(CSSCI源刊)

(8)动态股权激励模型论纲,企业经济,2007,(11):43-45.(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9)动态股权激励动态模型,上海经济研究,2007,(6):93-98.(CSSCI源刊)

(10)动态股权制再创新的几点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6):99-101.(CSSCI源刊)

(11)解析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应用模式,科技管理研究,2007,(7):125-127.(CSSCI源刊)

(12)动态股权制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比较研究,经济纵横,2007,(22):11-14.(CSSCI源刊)

(13)动态股权激励静态模型,上海经济研究,2008,(1):85-91.(CSSCI源刊)

(14)主观量化评估的杠杆效应及其防治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3):99-101.(CSSCI源刊)

(15)企业经营者的股权设置和分配策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9):53-55.(CSSCI源刊)

(16)基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员工岗位分配新模式,企业经济,2008,(10):36-38.(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7)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农村合作社和金融机构的应用探讨,人才资源开发,2008,(11):54-56.

(18)破解医院奖金分配难题,医院院长论坛,2008,(6):37-43.

(19)学生评教热背后的冷思考,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5):37-41.

(20)两种动态股权激励机制的比较——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与价值中国网赠送博客股权为例,上海经济研究,2009,(1):99-103.(CSSCI源刊)

(21)国有企业经营者动态化激励约束策略探讨,经济与管理,2009,(9):42-46.

(22)基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员工互保管理研究,管理世界,2015,(9):182-183.(CSSCI源刊)(浙江大学国内一级学术期刊目录“人文社科权威级期刊”)

(23)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税计算方法比较,财会月刊,2016,(4):36-39.(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主要获奖:

(1)主持江西省教学改革课题《地方高校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推行障碍及其化解对策研究》,获2007年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论文《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对按股分配缺陷的修正》,获2007年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论文《破解医院奖金分配难题》,获2009年宜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论文《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税计算方法比较》,获2017年宜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论文《基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员工互保管理研究》,2017年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学术会议参加情况:

(1)论文《动态股权激励静态模型,入选“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2007年11月。

(2)论文《企业经营者股权设置和分配创新研究,入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年11月。

 

主要横向课题:

(1)2013年上海北昂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横向课题。

(2)2015年北京红磊动力投资有限公司横向课题。

(3)2016年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横向课题。

 

主要社会反响:

(1)论文《关于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被几十家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转载。

(2)论文《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对按股分配缺陷的修正》,被几百家专业网站转载。文中所提出的“动态股权激励模型”被同行收录于百度百科等各大百科知识和编入有关教材、著作。

(3)原创并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QQ空间、论坛、网站、邮件、课堂教学等方式分享的文章、课件、表格和观点如《薪酬管理公式及其工具表格设计研究》、《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实施方案》、《漫谈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薪酬管理、股权激励、岗位管理、决策管理、互保管理等几个领域的应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一种新型分配激励理论与实用工具》、《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设计新思路》、《360度绩效评价失败的成因及解决方法探究》、《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股权分配和调整、分享工资、调薪、红利、投票权、组织内部捐款激励型互助保障的权利和义务分配与调整、家庭财产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应用的Excel表格》、《定性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数据汇总及打分法杠杆效应模拟Excel表格》、《定量考核分数计算、考核数据汇总及考核得分上限调整Excel表格》、《企业七种内部互助保障激励方案的设计》、《YD公司计件兼计时工资制析评》、《可比绩效公式的推导及其在企业的应用研究》、《离职率的五种错误公式辨析及正确公式设计》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相关同行和学生们的关注。

(4)有关同行评价举例。

李金宇:继业网首席架构师。把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作为继业网股权激励模型,并得到中国计算机学会熊伟等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该模型的“方法学价值非常高,是一个很棒的方法学样本”。

②胡燕来:上海申达律师事务所劳动法专业律师。撰《动态岗位股权激励模型解析》等文高度评价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③余清泉:我要社保网CEO。认为“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理论切中传统主流薪酬模式要害,研究它令我废寝忘食,受益匪浅”。

④邹小平: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认为“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是一个全新的管理话题,值得研究”。

⑤金玉秋:燕山大学教授。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为主题,以主持人身份成功申请到河北省社科基金“新型河北省企业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编号:HB08BYJ026),并发表《股份制企业动态股权激励机制探析》、《股份制企业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应用研究——以河北省为例》等系列论文。

⑥曹榕:燕山大学教授。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为研究主题,发表《基于项目小组的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应用探析》等论文。

⑦张秀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为主题,成功申请到广西省教育厅课题《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广西省股份制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010LX606),并发表系列论文。

⑧宋晓东:上海隧道股份投资管理部主任、上海建元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于2006年9月与张立寒合作撰写论文《工程建设过程管理人员薪资计划探讨——一个以锦标赛为基础的分配动态调整激励模型的考察》,其中所依据的计算模型即为“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⑨小风渐绿:真名不详。2014年4月19日在百度文库上传PPT课件《动态股权激励》,共107页,对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予以肯定,并编写了虚拟案例加以应用,同时探讨了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实践中应用需要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其小组成员为:韩璐、张晓亚、刘沁菲、刘彬彬、李婷、邹海燕。截止201986日,累计已有3885人阅读,541次下载。

⑩2015年经网络检索,发现深圳市前海智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广告语称“我们能为你带来什么?我们将提供员工持股计划并实施动态股权激励模型,让您的付出得到长远的回报。我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与福利。”据该公司网站介绍,其是由中国最大的场外资本交易市场——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投资创办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