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明清石雕石刻艺术

标签:
杂谈 |
一个“文化名城”的城市符号是什么?不是几张花鸟画、几幅竹石图,而是这些具有历史凝重感的石雕石刻,南京有“辟邪”,扬州有“五亭桥”,泰州有“望海楼”,请问兴化有什么?
石雕的分类和工艺
一、 按用途不同分
1、 观赏、挂戴和收藏石制工艺饰品石雕。如种玉器饰物,各种观赏石及摆设件。这类石雕制品体积比较小。
2、 石窟和摩崖石雕。如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
3、 陵园石雕。如各种陵墓石像、石棺椁、墓葬祭品等。
4、 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河北承德避署山庄内都装有非常精典的石雕制品。
5、 寺庙神殿、经幢祭坛石雕。如北京雍各宫、山东孔庙中的石柱、石栏和神龛都是石雕制品。
6、石桥石雕。如河北赵州桥的人物石雕、北京芦沟桥上的石狮等。
7、 石阙和牌坊石雕。如孔庙石碑坊石雕。
8、 塔建筑石雕。如各种石塔。
9、 碑书石雕。如各种纪念碑、陵墓碑等。
10、 人物与动物石雕。如名人雕像、佛像、石狮等。
11、 生活工艺用品石雕。如桌、椅、凳、茶几、灯具、墨砚等。
12、 现代城市园林与纪念石雕。如大型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和纪念雕塑等。
二、 按雕件形体不同分
1、 立体石雕。包括立体人像、动物雕像、壁炉、雕刻柱头等。
2、 平面石雕。包括浮雕、镜框、画框、透雕窗格、刻字牌匾、石刻画、影雕和线雕等。
三、 按所用加工工具不同分
1、 手工雕刻品。即用凿、锤、钎等手工工具雕凿的制品。
2、 半机械化加工雕刻品。即部分用手工、部分用机械化加工的石雕。
3、 全自动数控机械加工雕刻品。
4、喷砂雕刻品。使用喷砂雕刻机进行雕刻。喷砂雕刻机是使用空气机(气压5-6kg/平方米)和金刚砂喷射在制品雕刻处进行雕刻。
5、 化学腐蚀雕刻品。即利用化学腐蚀液与石材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达到雕刻石材。有凸雕(浮雕)和凹雕两种。
四、 按传统的雕件表面造型方式不同分
1、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分,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还有寺庙的龙柱、抱鼓等。北京故宫的御道就是浮雕。
2、园雕。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加工,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此类雕件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近年此类雕体发展了多促微型产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蝉翼,更是巧夺天工,被称为"微雕"。此类产品已完全脱离建筑实用而成为纯工艺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携带,为纪念性珍品,发展前景甚佳。
3、沉雕。又称"线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艺术品。此类雕法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加工抛光后,描摹图案文字,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此类产品多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装饰,有较强的艺术性。
4、影雕。在早年的"针黑白"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品。最早的作品是60年代未由惠安艺人创作的,因作品都以照片依据,故称"影雕"。这种雕件以玉晶湖青石切锯成平板作为材料,先把表面磨光,利用其经琢凿能显示白点的特性,以尖细的工具琢出大小、深浅、疏密不同的微点,仅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不但细腻逼真,而且独具神韵,是石雕向纯艺术化的发展,为石雕工艺生产开辟了新的道路。
验收和包装。而加工这些石雕制品,其传统的手工加工技法有以下四种:
1、"捏"。就是打坯样,也是创作设计过程。有的雕件打坯前先画草图,有的先捏泥坯或石膏模型。
2、"镂"。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
3、"剔"。又称"摘",就是按图形剔去外部多余的石料。
4、"雕"。就是最后进行仔细的琢剁,使雕件成型。
可以这样讲,兴化石雕石刻有她的特殊性,是中华石雕石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它不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语意隽永,内容深邃。
看兴化石雕石刻艺术的纹样,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华历史的悠久,幅员的辽阔,故,纹样的种类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其一: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纹样——龙,凤。它的形式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从生物科学的意义上它本身不具有实在性,但其图形符号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见得多,应用最普遍,最具经典,也是具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的纹样。
其二,以装饰放样象征如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的性格、品行、特征和职司为寓意的样式。如狮威猛雄,表镇宅,翁仲、尉迟为文武将,表辟邪;牡丹富丽华贵,寓富贵;鲤鱼跳龙门,寓意高中等。
其三,以宗教信仰为题材的样式。兴化明清时期大发展,造就了石雕石刻艺术的辉煌。其主要表现为神话故事画,神像、建筑装饰及祈福纹样等。
其四,以装饰物名称谐音乃至直接用文字组合的样式。如蝙蝠与“福”,菊与“吉”,“竹”与“祝”,磬与“庆谐”音,以及“寿”字“福”字纹样等。
其五,以儒家思想的伦理为化身的纹样。自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是核心,在政治、思想、文化、艺术乃至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兴化石雕石刻艺术中,同样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看到这些石雕石刻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重要特色有:追求人格化的完美,而明德性修为本。德性修养应达到“仁、智、勇”的“三达德”境界。一但个人达到了修养的这一境界,就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识。(《论语·子罕》)凤凰是典型的化身。《山海经》称凤凰“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上曰仁,腹文曰信。”古人把“德”置于首位,突显儒家以德昭影的人格修养主张。因此在《韩诗外传》和《幼学琼林》中称凤凰为鸡,有“五德”,“头戴冠是文,足搏距是武,敌在前敢斗是勇,见食相呼是仁,守夜不失时是信。”
其六,以求福求喜,求吉祥为主题的纹样。如“飞马奔海”、“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纹样,在兴化石雕石刻中表现的淋璃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