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天又俗称“回南天”,系指我国南方地区春季刮南风的天气。
南风天最大的特征就是闷热潮湿——室外荫蔽处潮湿,南风天也给室内带来严重的潮湿:门窗玻璃、地面、瓷砖墙面冒水,腻子墙壁受潮起霉点,衣物家具等受潮发霉,被褥受潮睡觉极不舒服。
南风天闷热潮湿被“千夫所指”,非常讨厌。这种很不舒服的困恼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还得从“罪魁祸首”——南风说起。
一、南风的概念和成因
风是空气的水平流动,空气的水平流动是因为地球表面不同的区域大气压高低是不同的,空气的高低气压差产生驱动力,空气由高气压区被挤向低气压区流动,由南向北流动称为南风,反之是北风;空气由东向西流动称为东风,反之是西风……
春季时节,我国大陆以南亚热带和热带海洋面上形成高气压,大陆形成低气压,导致亚热带和热带海洋面上的热湿空气被洋面高气压挤向大陆的低气压形成由南向北流动,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南风。
二、南风有两大属性——气温较高,水汽含量大、湿度大
⑴、气温高低和纬度高低成反比关系——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我国大陆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洋面,纬度低,气温高;我国大陆相对于亚热带和热带洋面纬度高,气温相对较低。
为什么气温高低与纬度高低成反比关系?
①、气温源自太阳光线照射带来的热量,太阳光线从无限遥远的“天外”照射到地球,因为地球是圆形的,导致纬度高低不同,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低纬度太阳光线照射角度大,高纬度照射角度小。
②、照射角度的大小决定了热量的多与少——照射的角度大,热量多,气温就高;照射角度小,热量就少,气温就低。
我们夜晚用手电筒照明时,我们知道下面这个常识:
电筒照射地面时,如果与地面的照射角度大(比如垂直照),光斑面积最小,光斑最亮(因为电筒光束分布在较小的面积上,集中,所以亮度高);
反之,电筒如果与地面的照射角度小(比如斜照),光斑面积就大,光斑亮度就低(因为同样的电筒光束被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分散,所以亮度低,是“僧多粥少”的道理)。
其实,太阳光线照射地球和手电筒照射地面的情况是相似的:
因为地球是圆形的缘故,低纬度太阳光线照射角度高,光量(热量)像电筒光束集中在小面积上,光多热量多,气温就高;
反之,因为地球是圆形的缘故,高纬度的太阳光线照射角度低,光量(热量)像电筒光束分散在较大面积上,光少热量少,气温就低。
南风是由南向北流动的空气,是来自低纬度;因为低纬度太阳光照射角度大,同样的太阳光线和热量集中在小的面积上,光线多热量高,所以南风空气具有比高纬度的空气更高的气温,气温较高是南风的属性之一。
⑵、气温高低和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成正比关系
气温越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相对高,空气湿度就相对大;反之,气温越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相对少,空气湿度就相对小。
这个正比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溶液”的知识来理解。
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溶液有一个特性就是温度越高,溶剂所容纳的溶质就越多,反之就越小。
我们泡糖水时都用热的开水而不用冷开水,那是因为热水温度高可以溶化更多的(固态)糖,那杯糖水才够甜。
同量的一杯水,温度低的冷开水和高温的开水能溶化固态糖的量是不一样的,同量的一杯冷开水溶化固态糖的量肯定会比一杯高温的开水溶化固态糖的量少。这是溶液的特性也是我们的生活常识。
也就是说温度越高的溶剂(水)能够溶化固态糖的量越高,也就是含糖量高,这杯热糖水含的液态糖(溶质)就越多。
我们知道,溶液不只是有糖水这样的液态溶液,还有固态溶液和气态溶液。空气其实就是一种气态的“溶液”——气体混合物,在空气这种“气态溶液”里,水汽可以视为溶质,水汽以外的气体等物质是溶剂。所以温度越高的空气——“气态溶液”,容纳的溶质——水汽就越多。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气温越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相对高,空气湿度就相对大;反之,气温越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相对少,空气湿度就相对小。
显然南风作为一种气温较高的空气——“气态溶液”,其中的水汽含量就大。
所以南风具有水汽含量大、湿度大这一属性。
三、为什么南风天会闷热?
天气闷热是因为气温较高,又没有风,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围聚在周身,散发不开,才产生闷热的。
当南方洋面上的湿热空气——南风来到了我国大陆的南方,风力减弱甚至没有空气流动(没有风)的情况下,这时就出现闷热,是因为南风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又没有空气流动没有风造成的。
四、为什么南风会带来潮湿?
我们说南风是来自我国大陆以南亚热带和热带洋面的低纬度的空气的水平流动,具有两大属性——气温较高,水汽含量高,湿度大。而纬度较高的陆地,气温相对较低。
随着南风由南向北推进登上大陆,不断遭遇陆地上空“较凉”的空气和“较冷”的地表,南风可谓一路“着凉”,南风随之不断降温,南风中饱含的水汽就逐渐凝结成水珠,依附在地表物体上,使地表物体潮湿。
那么南方洋面饱含水汽的热空气——南风北上降温后,其中的气态水汽为什么会逐渐凝结成液态的水珠而带来潮湿呢?
我们还是用“溶液”的特性来理解这一现象。
温度越高,溶剂容纳的溶质就越多,反之就越小,这是溶液的特性。
比如一杯糖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糖。在一定温度下,一杯水所溶的糖有一个最大限度,当糖加得足够多时,水就不能再溶化固态的糖,此时这杯糖水叫饱和溶液。当我们将这杯不能再溶下固态糖的糖水饱和溶液放进冰箱,糖水被冰箱降温后,我们就会看到原先看不见固态糖的糖水中,杯底积下一层固态糖,这就是因为糖水因温度降低,糖水溶液过饱和,“多余”的液态糖就转变成固态糖了。
南风是带着饱含水汽的热空气,也一种“气态溶液”,水汽以外的空气等相当于“溶剂”,其中的水汽相当于“溶质”,随着北上不断降温,南风这一热“空气溶液”也就逐渐变成过饱和,“多余”的溶质——水汽不能以气态形式存在空气中,就变成液态的水珠依附和凝结到地表物体上从而形成南风天潮湿。
因此,南风天地面、瓷砖“冒水”,这个水不是来自地下,而是来自空气。
南风天也不会因为楼层高就不会潮湿,只是楼层的高低潮湿程度不一样而已,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潮湿。楼层低潮湿更严重的原因是因为低楼层的通风比高楼层相对差,气温也更低才导致潮湿更严重的。
还有一个现象——南风天潮湿主要在室内和室外荫蔽的地方,而室外空旷的地方不严重。
这是因为室内和室外荫蔽处比较封闭又不通风,又无太阳光照,气温比室外空旷处低。饱含水汽的南风吹进室内,碰到“更凉”的瓷砖、地面,南风在室内或者室外荫蔽处降温比室外空旷处降温更大,凝结的水珠就自然更多,所以南风天室内和室外荫蔽处潮湿更严重。
室外空旷处因阳光照射气温较高而且通风,潮湿就不那么明显了。
五、南风天如何免受或者少受潮湿干扰的对策
俗话说“对症下药”
,我们明白了南风天为什么潮湿的原因,我们就不难找到免受和少受南风天潮湿干扰的三个对策:
①、南风天家居潮湿出水不是来自地下,而是来自南风空气。在南风天来临前,除了进出开门外,紧闭门窗将南风拒之室外,家中就不会潮湿,潮湿只在玻璃窗、阳台和单元走道外面,这是对付南风天潮湿的“土办法”。
虽然紧闭门窗可将潮湿拒之门外,但同时也带来室内空气不流通、空气不清新,也会有点闷,时间长了生活在密闭的家里也带来不舒服。
②、如果南风天已开门窗,家中地面、墙面已出水,衣物被褥已潮湿。如家中装有带除湿功能的空调,可关闭门窗,打开空调除湿,也能起到一定的除潮湿效果,但除湿见效慢,也不能全面解决家庭中潮湿问题。南风天潮湿最严重的地方是厨房和卫生间的瓷砖地面和墙面,而绝大多数家庭厨房和卫生间没有空调则无法除湿,也不算是对付南风天潮湿的良策。
③、对付南风天潮湿还有一个更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抽湿机清除潮湿。
如果南风天开过门窗受潮后,关上门窗,用抽湿机将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一间间除湿,功率只有几百瓦,耗电少成本低,除湿效果立竿见影,机动灵活,能彻底全面解决南风天家居、办公室烦人的潮湿问题。
抽湿机不为老百姓所熟悉,但它确实是一个南方地区在南风天时节除湿的得力帮手,在互联网上可以买到。
抽湿机的能够除湿的原理:
抽湿机和空调一样,由制冷压缩机和冷凝管组成,它有风机将室内的空气吸进抽湿机,空气经过制冷的冷凝管降温,使饱含水汽的“空气溶液”过饱和,使水汽凝结成水收集到集水箱中,使空气干燥不再潮湿。
空气中的水汽可以被抽湿机抽干,那么衣物的潮湿和室内地面的水也可以抽干吗?
答案是可以,原理如下:
抽湿机在室内工作时,将室内的“空气溶液”的水汽经过冷凝管冷凝成水,使空气中的水汽量减少,空气湿度也就减小了。从抽湿机出来的空气气温也变成更热的空气(水汽凝结时释放出热量导致),逐渐使室温提升。这些空气循环反复被吸入抽湿机,那么空气就越来越干,潮湿就被清除。
室内空气的水汽被抽湿机抽掉,这时室内的“空气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还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地面的水和衣物受潮后的水分会因“空气溶液”存在不饱和差值,也因为室温提升,水分子加快的运动,水分子就从水里逃逸出来,变成所谓的水汽——这些水就因为这个原因源源不断的变成水汽回到空气中,抽湿机又把这些空气中的水汽吸进抽湿机冷凝成水流入集水箱,最后达到空气、地面、衣物干爽的效果,潮湿就被抽湿机彻底清除。
南风天家中使用抽湿机,室内空气不潮湿,瓷砖地面墙面不冒水,衣物被褥也不受潮,腻子墙面也不会因为潮湿起霉点导致不美观或要重新粉刷产生麻烦和费用。
家有抽湿机,南风天不再潮湿,潮湿的各种烦恼和不舒服“一抽而无”,生活更美好!
六、为什么雨后的积水会干、南风天晾晒的衣服不容易干?
水变成气态的水汽取决于温度、“空气溶液”的不饱和差值和风这三个因素。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气温会升高,空气这一“气态溶液”随着温度不断上升,逐渐变成不饱和溶液,存在不饱和差值,
就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这时地面的水分子因为温度上升运动加快,逐渐从水中逃逸出来,也就是变成了气态的水汽回到空气当中,地面的积水就因为这个原因干掉,不知不觉就“神秘”消失了。
原因是两方面:一是气温上升,二是“空气溶液”不饱和存在不饱和差值。
雨停了,没有太阳,继续阴天,为什么积水也会干?
那是因为气温可能有所上升,阴天气温回升积水干掉可以用上面的道理去理解。
那么风也可以让积水干掉又是什么原因呢?
风有动能——风速动力和风过物体表面摩擦生热。液态的水中水分子存在不规则的运动,风吹的动力也加速水分子逃逸水表面变成气态的水汽,摩擦生热也使水分子受热加速运动,也为水分子逃逸出力。风吹过水面也不断吹走水面附近的水汽,让“空气溶液”不饱和存在不饱和差值,继续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
这样风干地面的水就好理解了。
南风天除了潮湿闷热难受外,还有一件困恼我们的事——晾晒在外面的衣服总是不干,有太阳有风也不容易干,那又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我们前面说的,水变成气态的水汽除了需要太阳和风,还需要“空气溶液”的不饱和差值这个条件。
南风天的空气湿度大,当“空气溶液”是饱和溶液时,没有不饱和差值,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衣服的水分子即便因为温度和风加速运动可以逃逸出来,但衣服附近的“空气溶液”过饱和,又有水汽凝结成水再次依附到衣服上。因此衣服上的水分总是在,衣服就此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