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如何教好长文章
(2009-06-09 18:29: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教育教学文章 |
《小英雄雨来》是这册课文中最长的一篇课文,而且它还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备课中,如何设计教案,教好这篇长文章,又凸现略读课文的特点,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加小标题理清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文章已经分好段落的特点,我在初读课文内容后,在朗读,快速默读之后,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练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就大胆地引导学生给课文的各部分加小标题。为了减低学习的难度,我引导学生用概括的方法给各部分加小标题。学生虽然第一次进行这项练习,但是因为有了第一部分老师的示范帮助,学生在讨论中很热情、积极发言,言语虽有差别,但老师对于孩子的小标题又以鼓励为主,因此学生很有兴趣地讨论、交流。
加小标题后,学生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小英雄的几件事,课文内容就明白了,为学习长文奠定了基础。
二、抓重点段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在学习课文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要求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根据小标题内容进行重点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然后把重点部分突破,再来看其他的部分。在教学重点段时,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品读,让学生想,让学生谈,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整个课堂就给人一种十分清晰的感觉。
在学习重点段时,很多学生都能抓住重点语句,谈出自己的体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雨来的勇敢、爱国、机智、宁死不屈的优秀品格就一一展现眼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在读中感悟人物的个性
教学这一段时,我还引用了多种阅读的方法,其中多次提到“快速默读”。课标在第三学段阶段目标中指出: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篇课文篇幅长,正是训练默读速度的好材料。在读文前,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才能读得既快又有效果,并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不断巡视,于无形中使他们不走神。这样一来,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读完,我还告诉他们,在课外阅读中,也可根据读物篇幅给自己定时间,以提高读书效率,从而将速读训练延伸至课外。
三、精心布置选择作业,延伸语文内涵。
一直以来,略读课文学习完毕后没有作业,我却认为,语文学习一定要延伸到生活中,对于这样一篇好文章,其实老师没有讲到的地方太多了,如: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或写写自己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学习课文中的有趣的拟声词等等。如何把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我就设计了多项作业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这样,语文教学就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引导他们把心中想表达的充分地表达出来,要运用学生喜爱的语文活动激发他们的热情,为语文教学点燃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