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古诗
(2015-10-28 13:37:00)
标签:
小学语文课文上海四年级杂谈 |
分类: 上海版北京版电子教辅 |
17、乐游原⑴
唐
向晚意不适⑵,驱车登古原⑶。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⑷。[1]
字词注释
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⑵向晚:傍晚。不适:不悦, 不快。
⑶古原:指乐游原。
⑷近:快要。
白话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18、赠花卿⑴
唐
锦城丝管日纷纷⑵,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⑶,人间能得几回闻⑷?[1]
词句注释
⑴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曾平定段子璋之乱。卿,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的人一种客气的称呼。
⑵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繁多而杂乱,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⑶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⑷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1] [2]
白话译文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19、暮江吟⑴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⑵ ,半江瑟瑟半江红⑶ 。
可怜九月初三夜⑷,露似真珠月似弓⑸。[1]
词句注释
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⑷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2]
白话译文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20、秋夕⑴
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⑵,
轻罗小扇扑流萤⑶。
天阶夜色凉如水⑷,
坐看牵牛织女星⑸。[1]
词句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⑷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2] [3]
白话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
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
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⑴(其二)
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⑷,五千仞岳上摩天⑸。
遗民泪尽胡尘里⑹,南望王师又一年⑺。[2]
词句注释
⑴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白话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22、 从军行(其四)
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是叙述军旅战争的歌辞。行,古诗中的一种体裁。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23、 鸟鸣涧
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①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②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③桂花:一种春桂,木犀的通称。一般在八月开花。
④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⑤月出:月亮升起。
⑥惊:惊动,扰乱。
⑦时:时而,偶尔。
⑧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⑨山鸟:山中的鸟
注:“春山”和“春涧” 都是地名。
译文
山谷寂静无声,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着。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时不时的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24、 采莲曲(其二)
唐
荷叶罗裙①一色裁②,芙蓉③向脸两边开。
乱入④池中看不见⑤,闻歌⑥始觉⑦有人来。[1]
注释
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乱入:杂入、混入。
⑤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听到歌声。
⑦始觉:才知道。[2]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25、 夏日绝句
宋
生当做人杰1,死亦为鬼雄2。
至今思项羽3,不肯过江东4。[3-4]
诗词注释
1.
2.
3.
4.
诗句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6.望洞庭1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2,潭面无风镜未磨3。
遥望洞庭山水翠4,白银盘里一青螺5。[1] [2]
词句注释
1.
2.
3.
4.
5.
作品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27、百忧集行
唐 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①,健如黄犊走复来②。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注释】
⑴心尚孩:心智还未成熟,还像一个小孩子。杜甫十四五岁时已被当时文豪比作班固、扬雄,原来他那时还是这样天真。
⑵犊:小牛。健:即指下二句。
译文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28、 浪淘沙九首(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诗今译】
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家门口。
29、宿建德江⑴
唐
移舟泊烟渚⑵,日暮客愁新⑶。
野旷天低树⑷,江清月近人⑸。[1]
词句注释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⑷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白话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30、墨梅1
元
我家2洗砚池3头4树,个个5花开淡墨6痕7。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8清气9满乾坤10。[2-3]
字词注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白话译文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31、独坐敬亭山
唐
众鸟高飞尽⑴,孤云独去闲⑵。
相看两不厌⑶,只有敬亭山⑷。[1-2]
词语注释
⑴尽:没有了。
⑵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⑷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3]
白话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32、别董大(其一)
唐
千里黄云(2)白日曛(3),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4),天下谁人(5)不识君(6)。
词语注释
(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3)曛:日光昏暗。
(4)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
(5)谁人:哪个人。
(6)君:你,这里指董大。
白话译文
【其一】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