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钱孙李”排序的由来

(2011-09-10 08:21:22)
标签:

百家姓

杂谈

“赵钱孙李”排序的由来

http://newpaper.dahe.cn/jrabybb/res/1/20100611/65411276215782593.jpg

核心提示

  《百家姓》是宋代编写的收集姓氏的一部书籍,它集合姓氏为四言韵语,四字一句,八字一韵,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百家姓》并不是只记录了一百个姓,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作为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部蒙学教材《百家姓》,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

  《百家姓》首行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个排列顺序是有一定讲究的。根据宋朝王明清《玉照新志》中的记载,《百家姓》的顺序是依照当时皇权统治者的姓氏排列的,受到了权势地位的影响。宋代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赵姓便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位。宋代建国之初,尚有在浙江称王的吴越王钱俶,以及定都金陵的南唐后主李煜,所以钱、李二姓在姓氏排列上居前位。

  依照地位来排列姓氏,是古代习尚。古人非常重视姓,它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唐朝时期,朝臣编撰《氏族志》时曾将旧日大族“崔、卢、李、郑”排列在前,惹得唐太宗很不开心,最后只好以官爵高下重做排列。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谜。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据说编写《百家姓》的作者是浙江钱塘人士,所以他就将吴越王钱俶正妃的孙姓排于南唐皇帝李姓前,于是便形成“赵钱孙李”的顺序。而接下来的“周吴郑王”均是钱俶其他后妃以及他父亲后妃的姓。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室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6个单姓,61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而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图文并茂,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