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雾有关的诗词

(2011-07-09 12:11:39)
标签:

诗词

杂谈

分类: 中考初中电子教辅

与雾有关的诗词

 

    1. 醉花阴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评解: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艳传;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2.花非花   唐朝--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①花非花、雾非雾: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又不是雾。
          ②来如句:来的时候像一场春梦,停留没有多时。
          ③去似句: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这是一首情诗。说花非花,说雾非雾,本不是花,本不是雾,花有所指,雾有所喻。欲言又止,但止不住又说出真情——夜半来,天明去,既非花,又非雾,说明确有人来。谁来谁去?隐而不吐。为什么来?春梦无多,回味无穷;朝云遽散,惋惜惆怅。春梦者,春情也;朝云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事也。此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于朦胧中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3. 浪淘沙   唐代-刘禹锡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4.赠傅都曹别  南北朝--鲍照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5.月夜   唐朝--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简析:本诗于天宝十五年(756)八月写于长安。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6.喜迁莺  唐朝--冯延巳

雾濛濛,风淅淅,
杨柳带疏烟。
飘飘轻絮满南园,
墙下草芊眠。

燕初飞,莺已老,
拂面春风长好。
相逢携手且高歌,
人生得几何。

7.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唐朝--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韵译: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
      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
      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
      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
       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评析: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开头两句写别离之“初发”。三、四句
写友人乘舟归去。五、六句写期望重逢。最后两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
难以自主。
全诗即景抒情,寓情于景。眼前景,意中情,口头语,世间理,如水乳交融,似
蛛网交织,牵人心绪,动人心弦。

 

8.临江仙  北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

 

9.踏莎行  北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评解:这首词是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时所写,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上片写旅途中所见景色,景中见情。下片抒发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愁恨心情。词意委婉含蓄,寓有作者身世之感。

 

10.菩萨蛮  清朝--纳兰性德

雾窗寒对遥天暮,
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
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
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
红丝一翦风.

 

11.度荆门望楚  唐朝--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
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
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夜外。
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
谁知入楚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