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妈妈到绘馆妈妈的演变,亲身体会,大家可以看看!
虽然我的身份可能有点特殊,大家不一定信服我说的话。但是,我也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下面的这番话是我在开办书馆前的想法,完全是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因为当时,我也是给孩子办了一段时间借书卡,直到现在自己开了书馆,也是有规律的一周或三天给孩子带回家六本书。我家宝宝是书馆的第一个会员,每天讲六本书是她睡前必须做的事儿!
对于借书卡,我是这么看的:
第一,借书比买书最大的好处是容易养成读书习惯。想一想,自己买书,有几个人能做到每周或每月采买一定数量?买了之后又有几个人能很有毅力和惯性地保证每天必看这几本?家长不容易坚持、孩子也就不容易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而读书习惯,是一切阅读活动的前提!
第二,图书馆的藏书有个为大家筛选的过程,买来的都是经典的、获得大家一致认可的,省去了不少购书的时间成本。况且,很多原版书、英文书也不是那么容易采购的。
第三,读书要有量的保证。以我们书馆为例,每次借6本书、每周一次,一年就可以看300本书,这个量如果自己采买,费用还是非常可观的。另外,这300本书可以说都是孩子比较喜欢的,因为可以带着孩子来现场挑选,省去了不少因孩子不喜欢而浪费的成本。
粗略想了想,借书的优势主要有上面这些。
当然,买书也有优势,比如收到新书、闻到墨香时的喜悦,比如可以跟随自己的心情什么时候想起哪一本书就随手拿到,比如可以作为藏品留给子孙后代……
所以,对我来说,虽然守着图书馆,也会经常给女儿买书,一是那种值得收藏的书,二是女儿格外喜欢或对我们有特殊意义的书;这些书我通常是作为礼物送给女儿,目的除了上述两点,更为重要的是,让女儿知道“书”是在特别的时候或受到嘉奖时才能拥有的好东东,来之不易的才会更为珍惜!当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她的兴趣当然,不管借书还是买书,能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对阅读有长久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具体形式因人而异,但不论如何,家长的“坚持”一定是第一位的;不论如何,千万别把读书看出一件功利性的事儿,“书是粮食不是药”,我们人生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用“书”这个好东东进行“食补”,虽说见效慢,但最健康、且没有副作用!
如果能让更多的孩子爱读书、会读书,如果能为中国这一代烘托出一点点阅读氛围……有点不知羞耻地说,我们做的是一件造福人类的善事!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