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
刚才茂清主任宣读了我们年级本次期中考试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备课组长名单,先进人物老师代表王莹莹、赵俊香、袁铭也做了经验交流。他们其实都是我们身边值得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代表学校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示衷心的祝贺!当然了,学校还要对期中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还要进行奖励,请两部抓紧时间完成计算,尽快发到老师手中。备课组和班集体的奖状也要尽快发下去,以示鼓励!
今天我们是期中成绩总结会,表扬先进,但也不能忽视对不足的思考。经过半个学期的大浪淘沙,我们确实有一些老师、班主任、学科组落后了,甚至差距很大。这里有青年教师,也有中老年教师,需要我们多从主观上找找原因。所以我今天主要讲一个关于我们教师业务成长的问题,题目是《深耕课堂,立德树人》。课堂是我们老师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教师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或快或慢都要经过这五个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照一下,我们目前属于那一阶段,还有多少差距,今后如何加强自己的工作和修为,也算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吧。
第一个阶段:教知识。就是教教材知识,教知识点落实。老师通过研究教材和课标,合理地圈出所要传授的内容,分出哪些是教学目标,重难点,包括典型例题和变式训练等。在教知识中,教师往往过多地让学生强记学科知识和方法,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和作业来完成知识的掌握,而不是通过活动和体验,认知和感知,借助学科知识“教化”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甚至“乐学”,并从中发现学科知识所蕴含的“丰富营养”,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悟性和修为。老师有时也想激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科知识和学生“发生联系”,但由于教法单一,讲的内容过多过快,课堂收效甚微。不能在学生的心里生长出对知识的追求与热爱,甚至一些家长学生还有些意见。总之,这个阶段老师们主要还是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讲课费的力气不小,但较多学生从不参与,完成作业质量不高,所有过程都是老师在支配,学生只负责被动接受,使得学生学习的能力不断衰退。所以这个阶段容易产生学困生,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没有睡觉,但处于浅表或虚假学习状态,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抬头不反应,缺乏深度学习加工,难以迁移和深化,是课堂学习的观光者,逃避课堂的活动,甚至趴睡。学生思考的惰性使学习无法深入,真正地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学科难度稍一提高就跟不上课堂的节凑,其真实学习的能力就暴露出来了,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下降。老师也时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讲这么多遍学生咋还做错,这次期中考试我就听到不少这样的老师这样在嘟囔。
第二个阶段:教方法。是老师通过一些方法把知识转移到学生大脑中去进而使学生获得深度学习的能力。这时候更多的关注点是从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的更好方向上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想象他们在学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预习、探究、试错乃至请学生上台演板讲题或小组讨论。课堂关注更多的是如何设计学生参与课堂学的环节,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关注学生思维质量的提高和师生互动交流的质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思维参与、专注参与、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有效性,确保课堂质量向深处发展。让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和感知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长久不忘并最终形成能力。这里教学师生活动的基本特点有四:一是对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使学生成为“使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二是在活动的真实情境中发现和构建新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成为“发现者”;三是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信念、情感和意志,在与同伴及他人的互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懂得尊重别人和改变自己,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与己和谐相处,使学生成为“成长者”。四是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有效设问、诱思启发、积极追问、拓展点拨、化解难点,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法和情感体验,来促进课堂质量的深度提高。这个阶段我们不仅教授知识,而且还更注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认知和思辨品质的提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法的掌握者、课堂的思考者、探究的愉悦者和情感的体验者。所以我们的备课要以促进学生“探究未知”为出发点,进行逆向思维,根据确定的学习主题,设计出具体问题,并设计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所以我们要做好课堂学习环节活动方法的设计,仔细揣摩各环节活动方法操作的细节,这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保障。这个阶段涉及到学生的高阶思维,可以发生知识迁移,产生深度学习效果,使得学生不断地尝试反思和调节,形成一种持续探索的冲动,并将不断深化,形成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关于这一点,下一周12-13日我们还要开展新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来促进这项工作,届时我希望看到大家良好的教学技能展示,这个课堂要求也是评价大奖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要求青年教师写出大赛后的个人反思,主评老师对其课堂的评价。对一等奖获得者我们还要出几期公众号配上生活照片以示宣传表彰,介绍其获得的成绩,两部还要加强对这部分老师使用的力度。希望各组评委认真组织,多留一些老师们的课堂闪光点照片和相关评价素材。这个周六日我们还要通过自主命题完成青年教师解题能力大奖赛活动,考试内容和现今教学进度基本相同,具体事宜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当然了还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希望大家好好准备,比赛出好成绩。要求参加比赛的老师不带手机、资料和小抄,与学生一样独立完成大赛,届时领导们还要随时到现场查看。
第三个阶段:教状态。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哪些学生是真心喜爱学习,哪些是在被动应付,哪些学生悟性强,哪些学生虽然勤奋却学得吃力,哪些是游离于课堂学习的边沿。和班主任老师一起共同研究学生学习的精气神状态、专注学习状态。研究学生状态不佳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通过小案例研究的路径来培育学生,实质就是“育其根”,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嘛。《淮南子·原道》:“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所以,根正而杆直,根深而叶茂,根固而生长。教师追求课堂学生状态的提高就要通过研究的力量来焕发学生自我约束的自律力、自我反思的成长力和自我成长的生命力。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小组积分管理和评价制度就是这个方面的一个实践,有些班级学生嗷嗷叫举手发言非常积极,而有些班级启而不发、一提问很多学生就低头没反应就是差别。这也是我们的听课活动中为什么要用课堂观察一词来代替的道理。我们不仅要观察老师的授课行为,更应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我们不仅要用眼睛观察课堂每一位学生的一举一动,还要用脑子思考其背后有益的或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观是看,察是思考,这就是课堂观察。所以今后我们观课议课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要全面观察师生的状态、活动、交流以及背后可能深层次原因。这个阶段也是我们青年教师的第一年的主要目标,希望大家继续再接再厉。
第四个阶段:教人生。打开教育的视野,前面三个阶段是关注知识、方法还是状态,但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一位合格老师的基本功,但离一位优秀老师的育人目标还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还要反思教育的根本任务到底是什么?当视野从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他们的兴趣、气质、习惯、品性,甚至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等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宽广了。所以我们应该立足课堂,精耕课堂,把教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内容揉进我们日常的课堂,加强备课设计,尽可能多地完成课堂育人的任务。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学生就会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其学习欲望更强烈,其道德成长更生动,其精神世界变得更丰盈,如此这些同学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オ,才能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オ能使得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老师们,这个时候,我们不再只是一名学科教师,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了。我们也就解决了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也是优秀青年教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全体班主任老师的中心工作任务。文理分科后我们还要重新安排一些优秀青年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暑期由于对大家不了解,都没有安排班主任,对老教师无论同意不同意都安排了,实质上也是一个过渡,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跟年级主任说。
第五个阶段:教自己。我们知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德,因此,我们需要从“树什么人”开始,逆向追问“立什么德”。大家试问自己,我的德能不能支撑我的教师生涯?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是没问题的,但也不是说我们的思想行为都时刻符合要求。所以与其教学生,还不如先教自己。自己做到了,才有可能要求学生去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是感染,是熏陶。我们的责任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考入好大学,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思想理念中注入崇高的美德,诸如尚德、守纪、担当、包容、感恩、诚信、进取等,并使其内化为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意识,形成一种灵魂和精神,为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作为教师,只有师德高尚,敢于担当负责,我们才可以走的更远,才会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会带着梦想充满激情的投入工作,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学生的个性,以心育心,以情育情,以德育德,给学生的生命成长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和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全体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想当好老师,就要从自身的思想建设做起,这才是成为优秀教师的根本!打仗,三分靠武器,七分靠士气。抓住了思想这个根的建设,就抓住了教学的根,就具备了教育教学成功的基础,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德的建设才是成功的根。跳出考试成绩看教育教学,树立大的立德树人观,我们就理解了各自的工作。
所以,如果说我们教师对学生还有什么不满意或者什么教育教学方面烦恼的话,请大家比对一下自己工作实际,是否还有自己成长或解决问题的空间。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理解五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认真体会,加强学习和实践,早日完成向优秀教师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