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2019-02-16 10:50:45)
标签:

客家碉楼

分类: 寻找老成都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成都东边的广袤土地居住着大量的客家人,号称东山客家。客家人遗存下的聚落洛带镇名声在外,不过洛带著名的是会馆,但今天拜访的却是成都唯一遗留的客家碉楼。

   早些年阅读《寻城记》时就知道龙潭寺理工大学这边有座客家碉楼,但是名气不大位置不明也未曾找寻得到。如今成绵高铁开通,乘坐时偶然发现,不过四周一片残败,感觉命不久矣。于是立下计划,决定探访。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不骑车简直浪费,便将拜访碉楼列入日程。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一路沿着三环骑行,冬日早间的阳光和煦而美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路过一片池塘,树木从水中滋生。塘面浮着一层油膜,阳光洒在其上居然有种薄雾的感觉,油膜又将投射的树影保留其上,恰似冰面浮现,也是意外之收获。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只知碉楼在铁轨旁,却不识具体位置,几经辗转,终是找到。

    沿小路进入,穿过一片荒草,看到一片芭蕉林,定睛一看,隐藏其间。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清末民初,政局动荡,龙潭寺一带匪盗猖獗,为了防御土匪山贼的袭扰,此处的客家人大量的增建了此等防御性的客家碉楼。 

   据史料记载,民国年间,成都华阳县龙潭寺碉楼众多,据统计有碉楼民居达7982座,其中一宅一碉的76家,一宅双碉的3家。如今唯一留存的碉楼为钟氏后人所建。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钟氏碉楼建筑方法及构造样式在沿袭了广东祖宗的传统外还融入了川西林盘的建筑风格。通常高十余米,分三层,穿木结构,挑梁、小青瓦,黄泥夯土建成,碉楼每一层都分别有瞭望哨孔及射击孔,飞檐翘角,造型简单实用。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以前大家普遍平房,三层楼结构的碉楼也是高了,通常能瞭望到两三公里的视线范围,所以说易守难攻的客家碉楼具备很强的防御功能。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由于修建高铁,碉楼周边拆迁的面目全非,原本以为碉楼处于危房得的行列了,不过看到碉楼粉饰一新(2008年地震后的维修),崭新的文保碑树立其间,虽然仅是区级,至少是列入保护了。周围环境虽然残败,但不凌乱,碉楼旁边有大片芭蕉林,侧边还有废弃的池塘,竹林点缀其间,可以看出曾经环境还是蛮优美的。可能是守护人员在碉楼四周空地开辟菜园,让碉楼能够体面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成都最后的客家碉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