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亿变成1086亿,扇了谁的耳光?
(2009-02-28 12:34:48)
标签:
150亿1000多亿投资促进团赴欧采购团专业精神品牌中国王永财经 |
分类: 经济时评 |
150亿变成1000多亿,扇了谁的耳光?
刚刚播出的新闻30分报道,我赴欧采购团在英国的采购额近20亿美元。
据公开报道,2月25日,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与德国企业签订了一批采购合同或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2月26日,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有关企业还与瑞士ABB公司、豪瑞公司等企业签署了采购和合作意向协议,总额约为3亿美元,主要用于进口国内需要的技术软件、先进电气设备和金属原料。
2月26日,中国-西班牙两国企业还签订了20多个的经贸合同和协议,涉及飞机模拟器、汽车零部件、钢材、毛纺原料、大理石材等多种产品,合同和意向采购金额达3.2亿美元。
这样,我赴欧采购团的采购总额已经达到12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86亿元。这个数字证明那则题为《商务部:采购团下旬赴欧清单敲定 涉及金额150亿元》提供的数字是完全错误的,也证明我之前在博文《为何赴欧采购团倍受青睐?》中“此次采购规模将达到120-150亿美元”的估计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之前广为传播的150亿,实际上变成1000多亿,我不知道这样的弥天大谎扇了谁的耳光?更不知道在外国媒体眼里,这件事会被说成怎么样?
我无意在此炫耀我个人判断的正确性,因为无论正确与否,那都只是个人猜测,而这一次恰好猜中了。但是,由权威媒体发布,多家媒体纷纷转载,并被煞有介事的冠以“商务部,冒号”的“150亿元人民币”的数字,也就是约“22亿美元”的采购额确实少了点。这其实是一个常识问题,因为记者朋友只需要稍微查一查历年我国和欧洲上述各国的贸易总额就会发现这个数字的可笑。
我恳请广大记者朋友,尤其是财经记者朋友,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专业精神采写新闻,而不是稀里糊涂地敷衍了事,更不能刻意地哗众取宠。久而久之,这样做损害的不只是个人的信誉,也会损害你所在媒体的声誉,更会影响中国新闻行业的公信力!
我在此也呼吁有关部门和媒体对此事展开调查,并给予妥善处理。
【相关阅读】
贸易保护从来都是强者的游戏
张冠李戴的新闻被广泛转载值得深思
为何赴欧采购团倍受青睐?
【最新博文】
褚时健给我的启示:平庸比腐败更可怕
从范征卖包子谈大学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