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与足球,喧嚣过后须静思
向为中国赢得尊敬的互联网品牌致敬!
品牌与足球恐怕是国人最热衷讨论又痛心疾首的两个话题了。2006年,我们在百度上可以搜到与品牌相关的网页是2710万条,而与足球相关的网页也有2410万条。而现在这个数字是:品牌9300万,足球7200万。喧嚣呀!然而,喧嚣的背后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真正的静思。
这次东亚四强赛中国队再负韩国,有人说这是恐韩?值得吗?他们配吗?韩国队包括日本队这些我们的近邻绝对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我们好像还没有真的找到缩小差距的办法和路径,即使找到了也无力坚决持续的执行。平心而论,这次我们的表现已经不错了,进步也有目共睹,最多算惜败!我们输就输在朝三暮四上,为什么我们不能稍微来点持之以恒呢?其实,成功的秘密只有两个字,坚持!日本企业可怕的地方在于,同样的事情,人家可以坚持,持久地坚持,企业上上下下一起持续坚持。我们呢?
品牌的状况似乎好不到哪去。世界品牌的舞台似乎也难觅中国品牌的踪影。海尔和联想作为中国品牌的骄傲正在为入围而不懈努力!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这和世界足球和中国足球的差距如出一辙。
2007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排行榜中,中国移动名列第五,其余三家是银行品牌,分别是排在第33位的中国工商银行、38位的中国银行和61位的中国建设银行。我或许对依靠资源垄断获得巨大成功的国有企业有些偏见。在我眼中,他们是令人尊敬的成功企业,但不是成功的品牌。2004年初,“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海尔成为第一次进入世界品牌百强的中国本土品牌,然而国人的热情竟然被这个“最后被证明是闹剧”的玩笑着实愚弄了一把!虽让我们做梦都期待着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那一天!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心怀高远”的前提一定是“脚踏实地”。
仔细想想让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品牌到底有什么?其实有一个行业是可以让值得我们骄傲的。那就是中国的互联网,他们中有新浪、搜狐、百度、阿里巴巴、QQ、还有即将迅速崛起的迅雷!为什么他们会成功?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因为在他们成功的时候,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还没有弄懂,或者没有时间来管,或者不屑来管。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获得了自由的空间,得以自主生长。“自由”、“自主”,造就了国人为之骄傲的中国互联网品牌!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足球是否可以有所借鉴呢?
企业家的使命和胸怀,政府的经济体制,媒体的舆论环境,专家学者的理论体系,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这些都应该为中国品牌的现状负责。大大小小的会议,大大小小的官员,大大小小的企业,大大小小的专家,言必谈品牌,似乎不谈品牌就不是与时俱进。但到底有多少人在真正关心品牌,真正地去潜心研究品牌背后的体制和规律?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专家,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消费者都需要真正的静思。
但愿2008奥运来临之际,中国足球与中国品牌都不再只是旁观者,不再只是坐在看台上的看客。
PS:这篇文章是我2006年给一家报纸写的一篇专栏,现在拿出来改改,颇有一些感触,算是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