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2009-07-27 23:11:35)
标签:

保护

人文

青海湖

杂谈

分类: 游记

      在快乐燕子的积极努力和策划下,这个周末,一行11人,租车去了青海。

    由兰州周五17:15出发西行。

    车一开,快乐燕子向大家宣布:“我们这11人,要进行两天的快乐之旅,我会为大家做好导游工作,我们的司长菲哥会很辛苦,你们三个孩子(我的儿子、快乐燕子的女儿-小燕子、同事女儿-薇薇)要在每到一站后,为伯伯捶捶背、揉揉肩;我们这次的快乐之旅之所以能成行,要感谢我们的李总,他为我们联系好了一路的吃住游。”

    小燕子幽默地自封一官--财务总监(因为她为妈妈背着钱包),我们又给一老哥封了一官职--管调(司长的助理),薇薇妈是快乐燕子的助导;我们还有一个重要官员--班长,只管一人,是司长菲哥的老婆哎。 

    哈哈,11人的团队有7个带官衔的,我们四个兵只有乖乖的,按照7位长官的调遣行事。

    历经3小时的车程20:00到达第一站西宁。感受了李总五弟质朴热情的款待,美味的白条(手抓羊肉)、羊筏子(一种用羊肠子做的小点心)等,西宁的美食都很具特色,好吃。

    西宁的广场很大,夜色之景朦胧妩媚。

    第二天清晨,向第二站进军,那便是青海湖。

    天公很不给面子,阴雨绵绵,但是青海湖的美和奇特让我们游兴大发,让我在海边(青海湖大家公认像海,太大了,湖有着海的气魄)久久不愿离去。

    青海真美,去青海湖的路上,连绵的油菜花地像一幅幅流动的画,让人陶醉。

    团队里,最不听话的兵要数我了,每一会儿大家都上车了,只有我还拿着相机迟迟不归,在大家的一遍又一遍的呼唤中迟缓的登车。

    对身后的景色恋恋不舍。

    我是照不完这一幕幕美景的,我是想再慢走一点再慢走一点,光看是看不够的,我要把所有的美景都收纳到我的心间,好好收藏。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这沿途的油菜花地令我深深沉醉(上、下图)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这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不是麦浪似麦浪(下图)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这是水粉还是油画我已分不清,是真的分不清啊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乌云来了,和我们争高低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雨中的青海湖依然以他的绚美迎接着我们这群邻邦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这是上图底座的放大照,学疏才浅的我,真不知它是什么东东?代表什么寓意?请您指教,谢了。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青海湖的湖面上乌云翻滚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这哪里是湖,分明是海吗  平静的(湖)海面上面乌云正在虎视眈眈呢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海天一色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多么柔和的美景呀,胡太大了,每一个角都是一副油画巨作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湖面在暴风雨来临前是如此的平静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在青海湖可以坐大巴到达一角管湖,也可坐船游湖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天海拥吻成一线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天空、山脉、草场、青海湖本为一家亲是不?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阴雨之中的青海湖一样迷人  让我陶醉

 

魅力青海--雨中青海湖(一)

 

    以下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青海湖  

   英语:Qinghai Lake

  藏语:mtsho-sngon མཚོ་སྔོན་

  蒙古语:Köke Naγur

  西班牙语:Lago Qinghai

 

    亦作Ch'ing Hai、Tsing Hai或Qing Hai,英语作Blue Lake。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西北有布哈河注入。近年湖水位有下降趋势。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现已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滨湖草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

               青海湖历史传说

    风物传说是名胜景观的装饰甚至是精神,各地许多景观都有美丽、神奇的传说。青海湖作为中国西部的一颗明珠,有关它的传说很多,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充满了迷人的色彩。

 

藏族同胞讲述的是:

 

聪明的大臣噶尔(即历史上的吐蕃名相禄东赞)为松赞干布娶来了文成公主,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可是,他后来遭到谗诬,赞普一怒之下挖掉了他的双眼,并将他驱逐出朝廷。

 

噶尔领着小儿子往东北流落。一天,他们来到了今天的青海湖地区,当时那里还是一片草原。儿子口渴要水喝,噶尔屈指一卜,对儿子说:“往前走,有个石盖,那下面有泉水,你揭盖取了水后一定要将石盖及时盖上。”儿子到前边一看果然有个石盖,一揭只见清冽的泉水直往上冒。儿子高兴地取了水,却忘了盖石盖。正往回走时,只见身后涛声滚滚,扭头看时,泉水已经溢淹了一片草地,而且越溢越大。噶尔父子只好拼命跑,然而逐渐扩大的水边总是在他们脚后边。眼看整个高原即将被淹没时,恰好有一位印度天神路过空中。天神见状大惊,急忙把印度的一座山头一掌劈了过来,正好压在泉眼,泉水才被止住了。这个山头就是现在湖中的海心山,而溢出的水便是今之湖水。

 

这个传说将古老的传说附会到禄东赞这位历史名人身上去了。青海佑宁寺有位名僧松巴·益西宦觉在他的文集中也记载了类似的传说,说青海湖在远古本是一片丰美的草原,有万户人家游牧着,还有一个女神王。后来泉水喷出,将万户淹没在一片海中。因此青海湖在古藏语里叫“赤秀洁莫”,意思是“万户消失地方的女神王”。有个神人用海心山压住了泉眼,所以海心山叫“错宁玛哈岱哇”,意思是“海心大天神”。很明显,这个传说更原始,可能是从羌人那里传承下来的。根据这个传说,不少人认为这个“女神王”就是西王母,青海湖就是瑶池。

 

蒙古人是元代以后才进入这个地区的,但他们有关青海湖的传说也很有传奇色彩。古时候有个憨直忠厚、力大无比的青年叫诺木钦,他的父亲被冬虎尔皇帝抓去关在半山腰的宫中大狱中。诺木钦救出了父亲和一个姑娘,骑着犏牛往回跑。可是犏牛走到一处就不肯再动,只是嗅着草地。诺木钦一挖便发现了一根白色管子。智慧的父亲知道这是白色动脉,刺出水来可以阻击追兵,便让姑娘用针刺白管子。然后他们往高处跑。可是,诺木钦觉得水太小,便回去往上一提,谁知用力太大,把管子拉断了。于是,大水滚滚而出,淹没了草原和冬虎尔的皇宫。大水还在上涨,统辖山水的神阿敏达发现了,连忙从北边截了一座小石山扔过去,压住了裂口,这就是海心山。冬虎尔的喇嘛也截了一座土山扔过来,企图将压裂口的石山打倒,但由于气力不足,扔在了水边,这就是今天湖西北岸边的一长溜沙丘。

 

这个传说看来是受藏族传说而形成的,可见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

 

汉族的传说是:

 

很久以前,东海老龙王有四个儿子,三个儿子分别管理北海、东海和南海,惟有小儿子没有海。但他很有志气,来到青海草原,引来了108条河水,造就了一个西海。他就成了西海龙王。也有的说,原来没有西海龙王。清代年羹尧征战青海有功,但被雍正皇帝无故而杀,年羹尧不服,在金銮殿上,砍掉了头的尸体总是不倒,推倒了还站起来。雍正皇帝明白这是年羹尧不服,便特地敕封他为西海龙王,尸体这才倒地。所以说青海湖的龙王是年羹尧。

 

汉族老乡还相传:青海湖本来只有一个泉。当年孙悟空从天宫追赶二郎神,二郎神跑到泉边看孙悟空还没来,赶紧垒起三块石头,支起一锅造饭。正当锅水沸腾时,孙悟空赶到,一脚踢翻了锅,于是沸腾的水溢满了草原,成了青海湖。因为锅里已下了盐,所以青海湖水是咸的。支锅的那三块石头,就是至今尚在的湖中三小岛。

 

有关青海湖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而最古怪的莫过于“水怪”的传说。环湖而居的人们说,有时湖上还出现很大很凶恶的怪物,不知是什么东西。而早在乾隆初年的《西宁府新志》中更具体地记载了这样的传说:“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质黑文,毛杂赤绿,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即潜入水中,不知其为何兽。”解放后,虽经多次科学考察,对“水怪”并无新的发现,只能存疑有待将来的考察研究。

 

     (以上文字来自网络)

 

 

   青海湖很大,一望无际;很美,是湖却似海。此番雨中游湖,归后心仍不甘,梦里让我思念。

  近年湖水位有下降趋势。让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特有的青海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