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二
高球生活
--之文明的运动
中国现在约有千分之一的人口接触高尔夫运动,如果这个数字变成百分之一,那这个社会就文明多了。
记得老师讲“一片狼藉”这个成语,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老师解释说:狼走过的地方一片狼藉。这个十一过后,一个新成语诞生了:一片人藉…看看今年十一假期的真实照片:

三亚海滩变垃圾场;

长沙烈士公园日产垃圾超30吨,经历一番“垃圾劫”,各种饮料瓶,饼干袋,烤串签,塑料饭盒;

高速公路一片人藉,“看到那只空矿泉水瓶在车里我就不爽,非得打开窗户,听它“啪”的一声砸到地面心里才舒坦。等车往前挪挪,看到别人扔的满地垃圾,我又会反过来骂别人”。
这个十一旅行你是否从一个垃圾场转站到另一个垃圾场?是因为人太多,垃圾桶少,清洁工没有及时处理?我看是因为大多数人还没有公共意识。只要方便“我”,他们是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想法。
不知道高速路有没有规定不能扔垃圾,反正高尔夫球场没有明文规定,但为什么球场上就没有垃圾呢?
上期的文章提到玩高尔夫能培养人优美的体态,高尚的气质,自律的品格等,各种贵族尊崇的素质。本期文章的开头说到,中国现在大约有千分之一的人口接触高尔夫运动,如果中国接触高尔夫运动的人口上升为百分之一,这个社会就文明多了。高尔夫,究竟文明在哪里?
高尔夫发源很古老,但如今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普及和推崇的大众运动项目。这项运动除了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还有教化的功能,培养人的规则、自律和公共意识。有一次和朋友打球,他把抽完的、熄灭的烟蒂直接放到了自己的裤兜里,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丢弃。还有一次,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张纸巾,与我同组的球员把它顺手捡起来给了球童。这类不起眼的小事在球场司空见惯。国外的球场没有球童服务,球手们会自己扒平沙坑,填补球道,休整果岭,都是为后一组的球员、为了别人提供方便。我并不是说打高尔夫的都是文明人,他们打不好的时候也骂脏字,但是他们有公共意识。除了铲铲草,球手们真正把绿草地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维护它。
再有就是大环境造成的。很多去过国外的人都知道,你不会也不敢随手扔垃圾。其一是因为人家罚的狠;其二路上那么干净,让你扔,你都不好意思!球场上也是一样的,潜意识不允许你破坏这么干净的环境。

不光是十一期间关于乱扔垃圾的报道,还有反日游行中国人之间的施暴事件,让我们自己都感到很没面子。中国的GDP、房价排在世界前列;托福成绩,GRE分数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我们缺少最基本的道德素养。领导下发提倡文明的文件、学校里的公共道德课,我们都明白,但文明不光是理解和赞同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培养。
我们应该提倡和推广像高尔夫这类‘知耻’的活动。在这种游戏中,在休闲娱乐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公共意识的。何乐而不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