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一个赛事  不同的我

(2010-08-23 04:49:07)
标签:

赛事组织

朝向集团

高尔夫球

张连伟杯

分类: 乐在高球

 

                        同一个赛事  不同的我

 

    “2002年第三届“张连伟”杯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公开赛,第16组第一位开球的选手,徐乐”。13岁的我手拿球杆,站在发球台上,小杆一挥,看着白球稳稳的落在球道中央。

同一个赛事 <wbr> <wbr>不同的我

           --图片摘自球镜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26506204

 

    “2010年,第十届“张连伟”杯国际青少年高尔夫球邀请赛,第46组第一位开球的选手,**”。21岁的我手拿出发表,站在发球台上,看着2000后的新一代球手潇洒的一击。

同一个赛事 <wbr> <wbr>不同的我

                                                     --图片摘自新浪网

 

    我,8年后以不同的身份站在同一个的地方,参与同一个赛事,心情很复杂很激动。

    当了九年的球手,赛场上的流程已经了如执掌,但对幕后工作却全然不知。这个暑假的张连伟杯上,我在朝向赛事部做义工。与前辈们一起开会,听他们安排赛事的工作,整理和发放礼品,采访泰国队,当出发员,参与颁奖仪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同一个赛事 <wbr> <wbr>不同的我

              --图片摘自陈思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40064105

 

    几年前我和几个朋友在奥兰多利百特学院的球场打球。奥兰多的夏天可不是热能够形容的。在场下有个80岁左右的老头开着辆电瓶车给打球的客人送冰毛巾,人相当友善。后来才知道他和老虎伍兹同住一个社区。这么有钱有地位的人还热爱着高尔夫运动。自己虽已打不了球,但宁愿忍受酷热给我们这些无名小卒送毛巾,很是佩服。

    在美国像他一样有身份的球场会员在我们比赛的时候当志愿者的人很多,已不足为奇。这次我做义工的想法就是受他们启发,我想我们要学习的不光是国外的高尔夫物质,还有高尔夫精神。同一个赛事 <wbr> <wbr>不同的我                                                       --图片摘自Google

 

    这次参与赛事在各方面对我的触动都很大。有一点我实在忍不住,还是要说。对于比赛有些家长表示很支持,但是最受不了的折磨是有些小球手的家长来“讲理”。赛事组织人员早上6点就到球场开始准备比赛事宜,中午是轮着班吃饭,下午忙得不可开交,晚上要开会,走之前还要把第二天一大早用的东西整理出来,这时基本上已经晚上9点了。这一天之中不管什么时候再累大家也干劲十足,兢兢业业。组委会上下也就十几,几十个人。在整个比赛重要服务几百个不同的人,真不容易!其实比赛做得很周到,很体面,很圆满。斗胆说一句不该我说但还是要说的话,赛事组织人员和家长都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比赛环境才相聚在一起的,我们就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去找茬了。

    另外中国高尔夫比赛越来越多,现在为赛事提供服务的人基本都是球场的员工。其实深入比赛中,为球员服务是很愉快的一件事,对我同龄的人来说更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希望球会会员,在校高尔夫专业的大学生还有小球手家长都能主动的来当义工。得到你们好的建议和帮助会使我们的比赛更完善。在中国高尔夫技术进步的同时高尔夫精神也在进步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