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反思之一
——木桶效应
之前听我的滑雪老师说过刘翔的一个故事:他平时训练很会自己“偷懒”,不会像其他人似的就往前跑,他知道自己的状态。以前他是练跳高的,优势是韧带好,所以转到跨栏以后也能很好的发挥自己这方面的优势。所以并没有像其他练跑步的运动员那样死练,而是去练适合自己的一套东西。
当然,如果光是韧带好,跑步不出色的话他也赢不了别人。这就像我打球是一个道理,我的短杆好,心态好,临场发挥不错,我要保持这些优势,并且要一直把这些优势发挥得更好。在体能方面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好好健身,要把长杆这个所谓的弱项给补上来。
这就像水桶一样,不管哪边再高,如果有一边低,这个桶也承不了多少水。所以要增加整体的水平,差点才能降下去。
(我在澳洲呢,这两天下场打球,交了记分卡后有差点证明,下周就可以开始打比赛了。这里很美,练球环境非常好。这两天先适应一下,等过两天在写关于学球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