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镇西老师《我的教育心》读书摘记(一)

(2012-11-07 17:53:01)
标签:

我的教育心

李镇西

摘记

教育

分类: 教研心得

 李镇西老师《我的教育心》读书摘记(一)

 

1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故事,我们帮着他编织人生的故事。其实,每一个老师的一生也是一个故事,精彩与否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

读后感:不管是做“导演”,还是做“主演”,都要用心去“演”。即使无法“演”一部完整的好剧,最起码要有几个令人拍手称赞的精彩镜头。

2 优秀老师和平庸老师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坚持,或者说是否坚守。大家都有理想、有热情、有童心,但优秀老师能够持之以恒,而平庸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遇到挫折,慢慢就消沉了,一颗心就开始生锈了。

读后感:何为坚守?把每节课认真上好,上出新意;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做到极致。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3 离开了教育智慧,爱是空洞的。

读后感:教师拥有了教育智慧,他可以把教育事故变成教育故事;反之,他的教育故事中就只能是教育事故。

4 要把阅读当做一种生存方式,或者说是我们生命的一种呈现方式。

读后感:阅读,读的是一段人生,读的是一段历史;亦或读的是一种心境,读的是一种心情。阅读,或许改变不了命运,但不阅读,只能是井底之蛙,永远改变不了命运。

5 记录每天的教育故事,就像是采矿,时间一长,经过提炼,这些矿藏都会变成黄金。

读后感: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中不缺少感动,而缺少寻找感动的心灵。捕捉教育生活中的灵感,记录教育生命的流淌。不在于写得好坏,也不在于写得多少,只要坚持写,就好。日积月累,总有细流成江河的那一天。

6 我们阅读不是为了让知识把我们的心灵占满,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心胸得以荡涤而空旷清澈。

读后感:徜徉在阅读中,用知识的雨露滋润心灵,用精神的力量陶冶情操。于喧嚣中寻一份清净,于浮躁中寻一份安宁,于倦怠中觅一份激情。

7 在我追述我近30年教育历程的时候,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那就是我一直保持着一颗朴素的教育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颗“教育心”,就是一颗童心。

8 教育者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

读后感:初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不懂书名的含义,通篇读完,才真正体会到,这颗“教育心”其实就是一颗童心,一颗纯洁、无暇、质朴的童心。一颗心,究竟有多大,可以装得下那么多的孩子们的心灵?一颗心,究竟有多细,可以探寻心灵的细微处?一颗心究竟有多真,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热爱着教育,呵护着孩子?一颗心究竟有多远,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童心不改,激情不减,坚守岁月,无怨无悔?

9 教师的责任,在于发现、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有缺点的杂草。因此,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首先应该不是“灌输”,而是“发现”;同时也教会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克服缺点。

读后感:你对孩子说:“你不能这么做”。孩子或许真的不做,但他却心不甘情不愿。孩子对你说:“我不能这样做。”孩子或许要付出一些代价,但他却真正懂得了成长中的责任。教育就是要实现“你对孩子说”到“孩子对你说”的这样一个过程。

10 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怀去热爱!

11 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12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读后感:一个保持童心的人,才会真正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懂得爱别人,包括爱他的家人,爱他的同事,爱他的学生。爱,不止是一节课;爱,更是一辈子。

 

http://s16/mw690/50859e77hcde7966d781f&690

http://s15/mw690/50859e77hcde79740421e&690(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从尊敬的李老师手中接过他亲笔签名的赠书。然后,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学会适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