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差生”被测智商到底羞辱了谁?
(2011-10-14 22:25:21)
标签:
差生测智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 |
分类: 新闻感评 |
13名“差生”被测智商到底羞辱了谁?
海棠朵朵/文
年年有怪事,今年怪事特别多。今天各新闻媒体报道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新闻内容是“日前,广东某脑科医院心理检测室接待了一群特殊的“病人”——13名来自白云区穗丰小学的小学生,被学校组织来做智商等检测。有知情人士表示,此举或许与校方希望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平均成绩有关。此举家长均不知情,更不认同这种做法。校方则回应称不是校方所为,是穗丰村委因为关心村民子弟才这么做的。”
在这起事件中,有两个关键词不得不提:“差生”和“测智商”。
“差生”在校方那里的意思是“上课不积极,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差。”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差生”一词本身就带有歧视学生的意味。对教师要平等对待、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了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该校的这一做法显然是与我国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要让全国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小学阶段,孩子除了先天性智障,其余不论智商高低都能完成小学学业。而且学习成绩差不一定代表孩子将来不成材,很多中小学调皮的孩子,将来成为了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作者。
“测智商”在校方那里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所谓的‘差生’只占学位,不占平均成绩的随班就读。”很显然,这些学生被测智商是为了让学校在短期内提高平均成绩。这起事件的发生皆是因为这一学校的短期功利心在作怪,而这13名学生则成了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下的应试教育的试验品和受害者。
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一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所产生的阴影甚至会伴随这些孩子的一生。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学生学习不好,就要被测智商,说这些孩子是低智商的学生,那么如果某位老师的教学成绩差,是不是就要说老师是低智商的老师?某个学校的教学成绩不好,是不是就要说这个学校的校长是低智商的校长?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13名孩子被测智商事件不仅羞辱了这13名无辜的天真的孩子,也羞辱了这所学校的老师,更是羞辱了我们的素质教育,给我们的素质教育重重地抹上了一个污点。
教育本是一种阳光的职业,是一种塑造高尚灵魂的职业,是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职业。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伤害,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与刽子手又有何区别呢?
衷心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让应试教育犹如落叶般消逝,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源,使我们的孩子在素质教育的阳光沐浴下平等、快乐、自信、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