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残缺的全业务 残缺的“WO”

(2009-04-30 16:21:11)
标签:

中国联通、wo

杂谈

  4月28号,中国联通终于发布了旗下WCDMA业务以及全新的标识——沃(WO)。近两年国内推出的标志或者吉祥物,或多或少都受到一些负面的评论,“沃”也没有逃出这样的命运。但不可否认的,“沃”还是经过一番巧思设计出来的,特别是当演示如何从联通中国结上取出wo的标志。
  作为三家运营商中最晚推出3G业务的中国联通,一直想凭借WCDMA以及全业务的优势在3G时代打一场翻身仗。可惜的是,就如同标识是“残缺”的中国结,收到政策的限制,苦心规划的“沃”同样不完整。
  相对于在移动通信市场一家独大并受到政策庇护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手中握有的宽带业务是融合业务下一张难得的王牌。但工信部对Wifi的禁令迟迟不解,却打乱了这两家的市场战略。从一开始推出天翼,中国电信就在“C+W”上做足宣传,但最终等来的是WAPI。幸好,至少这个自主只是产权的标准也用洋名而且也是“W”开头的。相对在宣传上首次的中国电信,以WCDMA品牌下众多知名终端为优势的中国联通则更为苦恼。早已成为中高端手机上成熟的应用,Wifi未获放行,也意味着众多手机产品只能暂缓投入市场的计划,其中包括联通以相当大的代价引入的iPhone。
  尽管3G的网络性能不凡,wifi在价格上无疑拥有明显的优势,是不可缺少的应用。换用WAPI需要投入额外的成本,这或许最终将由消费者买单,但联通还是会输掉时间,丧失WCDMA应有的优势。这是联通承受不起的。3G的竞赛已经起跑,联通本拥有绝对的先发优势。5·17直接推出HSPA就是受惠于WCDMA的全球经验。但受到国内政策的制约,联通发现WCDMA这杆洋枪越来越不称手,并慢慢地丧失掉起跑优势。3G市场之后很大程度上将是比拼资本实力的过程,输掉了起跑,联通前景堪忧。(E小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