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线城市” 我们离你还有多远?  

(2008-11-25 13:56:58)
标签:

无线城市

杂谈

作者:hht

 

奥运之后,发展“无线城市”成了人们关注的方向,上海、广州、杭州等多个国内大中城市都掀起了建设“无线城市”的热潮,一场关于建设“无线城市”话题的“争论”同时也拉开了帷幕。

 

争论的焦点不外乎以下三个:其一,中国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城市无缝上网;其二,消费者是否愿意为高昂的资费买单;其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是否愿意承担布网的高昂代价的风险。

 

所谓“无线城市”,就是在整个城市的范围内实现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服务,提供随时随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无线网络,从而使在现有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上不能使用、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上效果不够理想的高速度的新业务、新功能被开发出来,例如用手机看电视、打网络游戏、手机视频聊天、用手机随时召开或参加视频会议、家庭数字网络、无线传输文稿和照片等大文件、无线网络硬盘、移动电子邮件等等。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在建和规划中的“无线城市”已经超过1000个,有关机构预计到2010年“无线城市”将增加至1500个。在中国,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均已将“无线城市”列入当地发展规划。

 

有专家认为,“无线城市”将成为政府的第五公共事业,与修路铺桥一样,成为政府的责任。因此,各地的“无线城市”计划多由政府主导推动,而这种带有“公共事业”性质的特点也使得“无线城市”陷入了商业模式欠缺的窘境。

 

政府出于社会效益考虑,更加倾向于免费运营,但这种模式是传统运营商不能认可的,这造成了传统运营商与政府在项目的长期利益方面产生分歧。其次,传统电信运营商更倾向于将新技术纳入到原有的电信运营模式中,但这种思维并不适合对新兴技术市场的推广,因此传统电信运营商在此类新技术市场推广方面并不占有优势。

 

“无线城市”的初衷是提供便利、低廉甚至免费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现实却是“无线城市”的建造、运营、维护、升级地成本很高。更为重要的是,“无线城市”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价值空间不大,“无线城市”在广大居民的工作生活中,并非是不可缺少服务。这也是“无线城市”难以从“免费”过渡到“收费”的重要原因。

 

“无线城市”的建设是需要一个巨额、长期、持续的投入,而对运营能力的考验更加关键,必须长期规划,着眼于应用,而不能盲目重复建设,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或者发现不妙,及时撤退,这也是一种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