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的变革——国外疾风骤雨国内静悄悄

(2008-04-23 17:26:47)
标签:

微软

google

雅虎

myspace

时代华纳

aol

it

分类: 通信大家

作者:E小编

  这周雅虎公司将公布Q1财报,决定微软的收购是否能否成功。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互联网发展的轨迹都会受到2008年上半年的这次风波改变方向。几乎所有互联网行业巨头的巨头都被牵扯其中——微软、Google、雅虎、新闻集团的Myspace、时代华纳的AOL,还包括日本的软银和中国的阿里巴巴。这几家公司,特别是雅虎,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在几个月内所做的决策和部署可以说都是盲目的,与年初计划相左的。光凭这些就足够影响行业的发展了。

  相比国外的疾风骤雨,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则是温和地悄悄地进行着变革。不过回想起来,国内互联网公司确实很少资本运作,都是自力更生自生自灭,有收购基本上也是国外的资本在操作。在同一时期,百度正式推出了个性化首页,新浪推出了新浪空间以及测试版的新浪魔方,阿里巴巴的阿里旺旺也开放了互联功能。

  经过最近几年发展下来,百度、新浪、腾讯、阿里巴巴已经越来越相像。腾讯有了门户网站和C2C平台,新浪也一心想做即时通讯软件,百度的资讯页面也越来越有门户的架势……其中有些能说是顺应时代发展,但有些只能说是不务正业了。例如阿里巴巴推出博客服务并没有什么必要。

从这几家公司最近的动作有这么几个特点。

  IM仍然是竞争的焦点。两年前也许就有人认为即时通讯市场已经被QQ和MSN占领,但阿里汪汪的成功说明了市场依然有无限的需求。新浪等门户网站也想做IM,但一直不成功。其实新浪有IM最重要的客户资源,只是新浪不知道如何把网站用户变成IM用户。相反,腾讯很成功的把QQ用户变成了门户网站的读者。但新浪这次推出的新浪魔方(个人觉得在名字上反复强调新浪未必是个好主意)的Widget或许会让情况有所改变。魔方集成了新浪大多数的业务,不仅仅做到的网站的桌面化,集成了原有的UC之后,让非UC的读者、博客写手等等都成为了新UC的潜在用户。这就是很好的结合了自身的特点,而不是盲目的为了推出IM才推出IM。

不变的封闭性。其实刚才提到的新浪魔方命名方式就能体现新浪还是想在自己的围墙里做事情,而不是想做个大平台,利用他人的力量把业务做起来。这和当前互联网的开源基调是相违背的。即得利益者在互联网发展的推进并未起到多少作用,就像通信业也有中移动阻碍了通信技术的发展的论调。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百度的个性化首页还是新浪的空间都只能订阅他们自己的内容资源,更不用说什么开放编程接口了。特别,新浪提供了导入MSN好友的功能,但无法订阅好友的MSN Space。可以说得到了宝贵的用户资源但却没有提供等值的服务。希望只是暂时的技术问题。

  总的来说,相对于国外互联网企业清晰的战略,国内的行业大哥大们并没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战略上相对保守,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互联网市场总是缺少波澜。

 

---------------------------------------------------------------------------------------------

更多专业通信资讯请访问 C114中国通信网:www.c114.net

更多专业通信讨论请访问 通信人家园社区:bbs.c114.net

本次重组专题讨论区 运营商专区:http://bbs.c114.net/index.asp?boardid=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