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c114的博客
c114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85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营销之四大攻略

(2008-04-16 09:19:16)
标签:

文化

作者:沁寒 

    谁都知道体育运动的魅力在于竞争,而商业的魅力又何尝不在于此呢?在奥运会赛场上,运动员们拼尽全力,为争夺奖杯。与此同时另外一个赛场也相继开始,参赛者是众多的公司,它们使尽浑身解数,为争夺奖牌——奥运营销的奖牌。

一些营销大师在分析众多企业在中国的奥运营销实践时,发现了四种必不可少的力量,分别是:员工营销、顾客营销、竞争营销及合作营销。

 

员工营销

    有位营销大师曾说:对于拥有赞助商资格的企业,他们的消费者、经销商、供应商、内部管理层及员工都是营销的对象。而对于员工的营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但却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

UPS就是一个例子,它把奥运游作为给员工的奖励,以及为自己员工中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这对于员工士气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自从北京被宣布称为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城市后,可口可乐公司有关奥运的宣传和培训在公司内部开始启动了,参加培训的上至总裁,下至普通员工,甚至扫地的阿姨都要参加;培训内容也是全面的,从奥运的发展历史到公司员工需要做什么等,都做得非常全面系统。

 

顾客营销

    一位管理大师曾经说过: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形成产品的自我销售。

当青岛啤酒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后,它提醒自己首先要做的是深刻地认识了解顾客。

    从顾客出发,青岛啤酒根据不同的消费群来开展活动。对35岁以上或年纪大一点的,他们会推广比较传统经典的品种,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根据他们爱好时尚、运动的特点,青岛啤酒欢动啤酒诞生了,这是专门为奥运而开发的啤酒。

看看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吉祥号”,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他们在06年推出了在机身上喷绘福娃的吉祥号飞机,每侧5个。之前国航没有做宣传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这架飞机。于是他们向旅客发出通知,并在旅客上了飞机后赠予礼品,到了目的地,国航还举行隆重的仪式,使旅客们意犹未尽……

这就说明了一旦推出适合顾客需要的产品,他们的反应将会多么的热烈,而得到这样效果的前提就要深入地了解顾客,这就是出色的顾客营销。

 

竞争营销

    任何一家公司在确定奥运营销战略的时候都不能不考虑竞争对手,赞助奥运实际上是赞助企业在竞争中的一个“杀手锏”,赞助奥运的权利是一个稀缺资源,与奥运会合作企业的权益受到举办城市和国际奥委会的维护,北京奥运会同样如此。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奥运营销就是赞助企业的专利,没有赞助的企业同样可以做奥运营销,而且可以做的很漂亮。

耐克就有这样出色的表现: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正式鞋类供应商是锐步,但最后很多人误以为是耐克。原来耐克在奥林匹克城和奥林匹克公园旁设立了体验中心,邀请观众参与,免费体验运动快乐。这样一来很多人认为耐克是赞助商,而砸下真金白银的锐步却被人忽视了。

 

合作营销

    奥运营销当中不仅有竞争,还有合作。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优势互补,就是合作营销。

奥迪是一个典型案例。德国大众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唯一汽车合作伙伴,他旗下的高档品牌车奥迪顺理成章的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正式高级用车,与此同时,奥迪与国航、阿迪达斯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在全国范围内,奥迪为国航和阿迪达斯的主要活动提供贵宾用车及服务,后两者为奥迪的活动提供航空服务和体育装备。此外,三方还约定互相进行品牌推广。这种合作就体现出优势互补的特征。

    一个运动员在奥运赛场的比赛是短暂的,可在这背后却是漫长的训练和准备。对一个企业来说,同样如此。奥运营销是长期的筹划和全面系统的准备,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奥运营销的赛场上“赢”。

 

---------------------------------------------------------------------------------------------

更多专业通信资讯请访问 C114中国通信网:www.c114.net

更多专业通信讨论请访问 通信人家园社区:bbs.c114.net

本次重组专题讨论区 运营商专区:http://bbs.c114.net/index.asp?boardid=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