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短信拜年成为虚礼

(2008-02-13 20:07:07)
标签:

通信

短信

情感

分类: c114观点
作者:蒋均牧 

 

   随着短信的普及,近几年来春节期间各种贺岁祝福的短信成为了拜年的主力军。仅除夕一天笔者就收到了六、七十条拜年短信,然而内容却往往撞车,甚至令人有千篇一律之感。

 

  从书信到电报、从电报到电话、再到如今的短信拜年,在感叹通信技术发展对大众生活习惯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不禁对这种“快餐式拜年”能否真正传递情谊、传递真诚的祝福表示怀疑。

 

  比如用群发功能一次搞定,就已经完全把拜年发短信当成了例行公事。发者收者皆不胜其烦,那么拜年也就丧失了本来的意义。

 

  当然这并不是说用短信拜年就没有诚意,但如果仅仅从网上下载一条祝福或者转发自己收到的给其他人,即便辞藻再华丽、祝福再美好,也会令收到短信的亲朋好友缺少了应有的温馨之感。而如果是自己亲手编写的,就算是文笔不够优美、话语不够风趣,相信对方也能感受到短信中所包涵祝福的真诚。

 

  总而言之一句话,虽然短信拜年的方式比以往更简单方便,也应防止其成为虚礼。

 

  在网上也看到几条关于短信拜年的注意点,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发短信一定要署名。短信署名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尤其在春节这种重要时刻,很多祝福短信大同小异,如果不署名可能会让对方搞不清是谁发的。

 

    二是发短信要注意时间。有些人喜欢在除夕午夜12点或者初一一大早发送拜年短信,虽然选择这种时间比较有纪念意义,但发短信者很可能影响对方休息。不打扰对方是短信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矩,所以春节期间发送拜年短信最好不要在深夜、清晨或午休时间。

 

    三是短信拜年一来一往即可。发送拜年短信给对方后,如果对方回复表示感谢或祝福,建议你就不要再继续回复。如果对方主动发来一个拜年短信,自己可以回复一条,不宜过多。拜年短信讲究互相祝福一下,一来一往足矣,如果多发则有“画蛇添足”之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