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兴的手机春天与MOTO何干?

(2008-02-04 17:47:11)
标签:

摩托罗拉

中兴

it

分类: c114观点

作者:非著名小编

 

    近些日子,有关于MOTO手机业务可能将出售给中兴通讯的传闻沸沸扬扬,成为通信行业关注焦点之一。咱偶尔在通信人论坛上看到了一篇题为《摩托罗拉是中国企业通往天堂之路还是地狱之门?》(http://bbs.c114.net/dispbbs.asp?boardID=46&ID=242222&page=1)的帖子,有所感悟。于是随便写点东西,作为个人心得,并无他意。

 

    关于他文章中提到的中兴不是收购MOTO的最好人选,个人比较同意这一看法。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看法。事实上,我对于中兴在手机方面这几年的成绩是无比惊叹的。众所周知,中兴手机在国内外发展良好,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根据去年的中兴自己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销售手机1000万部,较上年同期450万部增1.2倍;国际销售额增1.3倍至45.8亿元,占总营业额21.5%。而即将在中国全面铺开的3G业务,也为中兴手机提供了一个极其有利的发展契机。在联想宣布即将出售自己手机部门的今天,中兴成为国内手机第一品牌已经是无可质疑了。

 

    但是反过来我们也要看到,中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成绩,捆绑销售和低价销售在其中占有很大作用。虽然这也是比较正常的销售手法,但是确实对于中兴手机的品牌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正如本论坛的一位通信界资深网友评论的那样,“ZTE 确实是中国手机业的成长者,可在行业内完全是廉价的形象。”因此,把老牌中高档手机的代言人——MOTO手机业务合并过来,在我看来并不能够对于其ZTE品牌带来质变性的提高,反而可能有一些副作用。

 

    大家都知道,中兴作为一个国有背景浓厚的企业,其企业文化也带有强烈的国有企业色彩。而MOTO美国式的风格显然与此不符,期间的文化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应该说是有先例的。别的不说,明基与西门子甜蜜合作一年不到就分手,双方还为此大打官司的事情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吧。当然,其中更多涉及到的是厂家利益的问题。但是,东西方的文化冲突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明基老总事后的回忆文章当中写到:当初我们认为能够很快扭转西门子亏损的格局,但是事实上根本没有做到。一个产品的小小改动要经过层层审批才能够达到上层,与我们需要的模式是格格不入的。这样的问题,也同样很可能出现在中兴收购MOTO手机部门之后。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收购MOTO手机业务之后如何支付员工高额工资的问题。虽然MOTO可能短时间提供一定的赔偿,在但是MOTO手机长时间萎靡不振的现状之下,中兴不可避免地也要付出高昂代价。如此,中兴能否安然承受?此外,薄利多销与高端取胜,老总意志和个性民主等等,都是不可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有文章指出,现在手机业内想投机取巧的都是失败或半失败的。明基接手西门子差点拖垮了整个公司如此,TCL接手阿尔卡特之后零售市场份额大大下降同样如此,CECT接手飞利浦沦为3流厂商更是如此。在手机产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往日通过借壳就能够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依作者愚见,中兴不如专心利用自身条件,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ZTE品牌。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办法。

 

---------------------------------------------------------------------------------------------

更多专业通信资讯请访问 C114中国通信网:www.c114.net

更多专业通信讨论请访问 通信人家园社区:bbs.c114.net

本次重组专题讨论区 运营商专区:http://bbs.c114.net/index.asp?boardid=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