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务部1号公告剑指反倾销

(2011-01-24 11:45:05)
标签:

甲鱼汤

商务部

反倾销

财经

分类: 媒体报道

贴前小点:熬甲鱼汤

 http://ny.sjrx.com/UploadFiles/20068774559361.jpg

油耗夜灯

虫充囊萤

跃龙门跳

鲜久煲浓

 商务部1号公告剑指反倾销 

20110124  北京商报 

来自商务部今年第1号公告显示,自昨日起,终裁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征收为期5年的33.5%-71.8%不等的反倾销税。相关专家认为,今年随着进口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双扩大,我国产业遭受倾销损害的几率和程度也会双扩大,今年1号公告之所以确定反倾销内容,主要是为产业做出警示。

  倾销对我国安检产业造成实质损害

  根据商务部的公告显示,原产于欧盟的进口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存在倾销,致使我国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且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调查报告显示,调查期内(2006-2008),伴随国内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国内需求激增,欧盟的进口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进口数量占国内同类产品总进口数量逐年上涨,从40.41%上涨到44.39%,但并没有为国内投资带来利润,反而由于其价格大幅低于国内价格,迫使国内同类产品降低销售价格来应对市场竞争,国内同类产品在单位生产成本降低53.67%的情况下,同期销售价格下降达72.68%,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超过成本下降幅度19.01个百分点,有的企业甚至低于成本销售,企业收入增长受到严重抑制,产业发展受到了实质损害。

  对此商务部调查发现,原产于欧盟的进口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与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具有技术同质性和市场趋同性,彼此可以相互替代,一方利用超低价格的不公平竞争必然会为另一方带来损害。为此,商务部于20091023日立案调查,立案前被调查产品适用4%的进口关税和17%的进口增值税;商务部于201069做出初裁公告,在终裁之前对应诉公司征收48.2%-71.8%的保证金。

  1号公告警示

  扩大进口引发不公平竞争

  我国今年已经确定了继续扩大进口的政策,进口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竞争的加剧,虽然竞争对我国产业进入全球市场化运营有激励和刺激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公平的竞争现象,这也是今年商务部1号公告选择反倾销类的原因。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随着我国进口和对外开放的双扩大,我国遭受倾销损害的产业领域和几率也会呈现双扩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提示,商务部1号公告之所以确定为反倾销内容,主要是从今年全年继续扩大进口的外贸政策定位出发,对其他产业做出警示。

  宋泓认为,我国的市场潜力被全球看好,进口扩大,难免出现同类进口产品低于国内市场价格销售以占据市场份额的情况,形成不公平竞争环境,对我国产业造成损害的几率在加大;同时,产业所遭受损害的程度也会加大,尤其是自发达国家进口产品时,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进行倾销受到的损害仅是某几个企业短时间内的利益压缩,但对我国来说却是整个产业发展受阻,随着近期我国对欧盟三国西班牙、德国、英国以及美国的访问,今年从发达国家进口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国内相关产业和产业协会,都应该提高警惕。

  扩大进口下

  政府协会企业应联手防倾销

  除了继续加大对反倾销类产品的打击外,应对未来可能扩大的倾销几率和倾销损害,白明认为,我国政府、产业协会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更加积极广泛地应用世贸组织的反倾销规则,为产业发展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从企业来讲,在技术具有可比性、市场具有趋同性的情况下,如若遭遇到损害,应积极寻求产业协会和政府的支持,提出调查申请;而政府应及时有效率地立案调查,把损害时间和规模缩到最小。

  目前,我国反倾销案件与我国的进口规模不相对应,据商务部贸易救济信息网信息显示,我国去年全年共发起14起反倾销调查案件,而进口规模只占我国1/5左右的印度,单2008年下半年,就发起反倾销调查42起。宋泓认为,原因是企业和产业协会对反倾销规则的不甚了解,有的企业在受到损害的时候,没有想到运用机制来争取正当利益,因此,企业展开对进口法规的系统学习和培训是当务之急。

  提出反倾销申请仅是手段,要应对可能造成的损害,最根本的还是企业加大科研和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以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来解决问题。宋泓说。商报记者 王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