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出口“零税率”一夕谈
(2009-03-21 17:23:32)
标签:
经济零税率出口退税率白明财经 |
分类: 媒体报道 |
有关出口“零税率”一夕谈
2009年03月21日
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权威渠道获悉,即将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细则》中,有望将国内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5%上调至17%的最高点,这也就相当于实现零税率出口。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出口企业受到巨大影响,今年1月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大幅下降29%,2月的下降幅度也达24.9%。因此,不少专家和行业协会在召开全国“两会”期间都提出建议,要求国家将出口退税上调至最高的17%,实现全征全退。
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国家已经屡次多品种大幅度地上调出口退税率,这也就使得出口退税率未来可提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与白明观点相同的还有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3月17日,他在商务部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出口退税率上调的可能性不大,其理由有两个,一是财政部可能以资金缺乏为由拒绝;二是目前出口退税5866亿占2008年增值税的32%,这个比例已然过高,因此不可能无限制补贴。
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业内人士也指出,提高出口退税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短期内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国际贸易摩擦的频率。同时,随着退税率的不断提高,未来提高的空间必然是越来越小的。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钢对记者表示,出口退税对于企业的利好是短期的,是一次性的。他进一步表示,在调研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反映,当出口退税率调下来的时候,在进行价格谈判的时候,那些采购商就会主动压价,最后仅有的利润点反而被国外采购商吃掉了。
白明也认为,出口退税对于企业来讲有时是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鼓励政策。因为出口退税的优惠只有在企业出口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但目前的情况是,外需减弱,很多企业根本就接不到订单,在这种情况下,退税成了一纸空谈。因此,他建议,国家可以考虑从产业环节入手,如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减小企业经营压力等。